|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关注 » 热点观察 » 正文

环保行业龙头“北大”双双被做空,老外蓄谋已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23  来源:港股那点事  浏览次数:895

环保界的“北大”在短短一周内被老外双双唱空

上周二,华尔街日报一篇名为《Chinese Water Accounting Is Slippery When Wet Accounting leeway haskept profits afloat for Beijing Enterprise Water》的文章,直指中国水务会计准则暗藏隐患,并点名北控水务(371.HK)利用会计准则空间平滑并夸大利润。虽然事后公司IR及时有效反驳以及各方机构纷纷为公司站台说话,但并未阻止公司股价放量下跌。

1450852630600252.jpg

而事情过去刚好一周的时间,今日外资大行花旗又发表了一篇最新的研究报告,明确将环保行业的另一个龙头光大国际(257.HK)评级由“买入”降至“卖出”评级,导致公司当日股价随即下跌逾6%。

1450852664707637.jpg

1450852675276707.jpg

由此,号称环保界的“北大”(北控水务和光大国际)在短短一周内被老外双双唱空,从文章的发布时间和针对对象来看,完全忍不住不去怀疑是老外蓄谋已久。

而两次唱空的内容都不约而同的令人觉得好笑。

上周关于华尔街做空北控水务(371.HK)的文章被很多投资者血喷,最主要的原因是文中观点竟以国际会计准则的记账方式来指责上市公司夸大利润,简直可笑。

而今日花旗的报告主要讲了两点来支撑其下调评级的观点,一是公司垃圾焚烧项目因监管部门审查加严而延迟,二是公司未来以发展生物质能项目为主,其估值较垃圾发电项目须有折价。但,请仔细看该报告的目标价——9元,距离该报告完成时收盘价10.16元仅11.4%的看跌空间,区区10%你也好意思叫人来short?

行业确实遭遇瓶颈和考验

吐槽归吐槽,但我不否认,行业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现在确实遭遇各种瓶颈,先说说老外眼里的问题:

1. 华尔街日报那篇文章并非全错,相反对于国际会计准则弊端的描述的确是事实,只是拿一条准则来指责一家公司却是虎头蛇尾,忽略了重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提前计入收入的BOT模式,确实面临考验;

2. 花旗报告里关于审查加严导致项目延迟的观点我并不否认。环保行业里存在的贪腐现象是非常严重的,在习大大反腐倡廉的主张下,行业贪腐现象比以前查的严很多。今年以来,各个公司都或多或少有项目开工低预期,根据BOT项目国际会计准则,项目延迟就意味着收入低预期,这也是今年各公司确实存在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我看来环保行业还面临严峻的考验。什么考验?先来看一则新闻:

浙江绍兴某垃圾焚烧项目(规模为2250吨/日,含场外及园区投资约3亿元),今天(周五)开标,重庆三峰、浦华环保、上海环境、深圳能源四家最新投标报价分别为18元、35元、47元、50元,其中重庆三峰18元的报价直接击破之前蚌埠和高邮项目的战绩,进入20元内阶段(资料来自E20)。

还记得两年前,垃圾的吨处理费平均在80元以上,最高的甚至150元/吨都有,那时候各公司的口径是——垃圾发电项目的行业平均IRR为 12-15%,IRR10%以下的项目是完全不会考虑的。而如今不到20块钱的吨处理费如何能保证10%以上的IRR?不用回答,大家心里已经开始唏嘘不已。

这一切都是由于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论其核心根源还是在于行业技术壁垒不算太高,只要有钱有关系的人都能随时加入分一杯羹,而中国恰恰最不缺的就是这类人。蛋糕很大,也在不断变大,却赶不上分蛋糕的人增长的速度,于是利润就等着被平摊。也就是说,照这个趋势继续下去,业内的参与者的利润水平都将下一个台阶,所以行业估值也将下台阶。

但,这里请注意,我认为这对于成熟龙头企业来说并不是坏事。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样的企业会成为环保行业的龙头?当然是具备资金及资金成本优势、已成规模、运营经验丰富的优质企业。

已成规模的龙头公司的前期项目几乎都是高利润水平的,哪怕后期项目利润水平下滑,公司的综合利润水平仍然处于高位。相反,在竞争激烈的阶段才进入行业的新手要同时面临低利润水平、低估值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不断融资投入新项目来维持增长,长此以往此类公司还没长大就夭折的概率很大。

所以,环保行业在经历过高峰期的增长后,现在陷入了短期的增长瓶颈中,但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就是大鱼吃小鱼的市场,成熟的龙头企业始终会是最后的赢家。

老外蓄谋已久,一切只为赚钱

相信老外对我的观点也心知肚明,但做空小公司哪有做空高高在上龙头公司来的空间大?甚至我们可以更大胆的YY一下,老外先点名做空龙头公司,导致整个行业承压,大赚一笔,然后再趁低买入,毕竟环保行业未来的前景还是光明的,可以通过估值修复再赚一笔。

多么完美的多空策略啊,而且请一定要相信,只要他们愿意,他们是绝对做得到的。环保界的“北大”向来是外资机构们的爱股,如果卖空,一定不缺货。

所以最好的对策是,咱大丈夫也要能屈能伸,打不过要躲得过,躲过这一阵又是一条好汉。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