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访谈 » 正文

郭金龙:努力使市民生活更舒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29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张黎   浏览次数:1203
核心提示:郭金龙在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上提出努力使市民生活更舒适
       北京市委、市政府今日召开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动员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会上强调,北京市将动员全社会力量,深入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努力使北京环境更优美、市民生活更舒适。


  改善环境是持久战也是攻坚战,必须下大力气“啃硬骨头”


  郭金龙在动员大会上指出,在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上,北京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突出表现为:人口过快增长,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承载能力面临严峻挑战。另外受气象条件和北京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还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期待更大的改善。


  会议指出,广大市民和社会舆论都非常关注环境问题。改善环境既是一场持久战,也是一场攻坚战,必须下大力气“啃硬骨头”,以具体行动让市民看到希望,以实际成效接近市民期望。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动员会上强调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要下最大决心,做最大努力,真抓实干,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使北京的环境更优美,市民的生活更舒适,向中央和全市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52项措施治理大气污染


  据悉,围绕大气污染治理,北京市将从8个方面实施52项措施。针对PM2.5等污染物成因复杂、来源广泛的特点,在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北京将实施多种污染物综合治理、协同减排,既治理各行业直接排放的一次污染物,也注重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前体物通过反应生成的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


  另据了解,从今年起,北京市PM2.5监测网络开始全面正式运行,通过网络、手机等空气质量发布平台,实时更新数据,为公众提供服务。同时,要完成2600蒸吨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核心区4.4万户平房采暖小煤炉等改造,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无煤化”。继续推动高污染企业淘汰退出。在全面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力争淘汰约18万辆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完成公共领域新增2000辆电动车示范运营任务,并配套完成充电桩及快速充电站建设。


  在完善经济政策方面,2013年,北京市将委派相关部门研究企业环保技术改造的鼓励政策,引导重污染企业加快改造、调整转型、有序退出。研究新阶段排污费征收政策,促进地源热泵供暖、郊区和城乡接合部使用液化天然气。同时,出台新增出租车从严报废政策,研究机动车总量控制、分区域分时段限行政策。


  今年北京还要起草完成《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送审稿),研究实施使用清洁能源供暖设施运行等经济补贴政策,营造大气污染治理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推动共同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此外,围绕污水治理、环境整治和垃圾处理,北京市政府相关领导也在动员会上做出了部署安排。


  积小胜为大胜,让人民不断看到新变化


  郭金龙表示,今后北京市将重点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紧紧抓住广大群众关心的大气质量、污水垃圾、违法建设等突出问题,整体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小胜为大胜,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新的变化。


  二是创新管理体制,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职能整合,推动资源共享,解决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形成管理的合力,加大履行职责的力度。有关部门和各区县要加强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工作中的联动配合,建立各方面工作无缝衔接的工作机制。


  三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创造条件。


  四是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发挥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科技智力资源优势,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的重大问题,组织科技攻关,运用科技手段,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力度,破解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难题,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五是依靠中央单位和驻京部队的大力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发挥首都规划委员会、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等平台的作用,共同研究解决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郭金龙最后强调,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高度重视、真抓实干、落实责任。同时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营造加强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此外,组织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重大项目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落实不力、工作不作为的要予以问责。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