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深圳打破原有各自为政思路 从共字入手实现全民治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08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郭忠  浏览次数:656

深圳治污水经过了艰难推进雨污分流、合流制及沿河节点接入、沿河大截排等三个主要阶段,历经十余载,不可谓投入不大,不可谓不努力,但治理效果仍不够理想。应打破原有治水各自为政的思路方面,不仅是政府治水,还应是全民治水。实现全民“共治”是群众路线的现实实践。

治水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早在春秋时代的管子已经提出,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兴国安邦的大事,正所谓盛事治水。深圳市政府提出“水环境、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五水共治和“治水十策”正是在国家“水十条”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指引下的利国利民的实事。

流域治理,治污为首,勇于创新,不忘初心。深圳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容量已经成为这个城市无法承受之痛,因此治污是流域系统治理的首位,而深圳治污水经过了艰难推进雨污分流、合流制及沿河节点接入、沿河大截排等三个主要阶段,历经十余载,不可谓投入不大,不可谓不努力,但治理效果仍不够理想。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某一个时期过分依赖或强调某一种措施或技术手段,而在这种措施实施困难或暂时效果没有显现的时候又过早将其否定,转而寻求另外一种新的方法,如此循环,事倍功半。因此,我建议治污应多管齐下,系统治理,不盲目迷信一种工艺或技术方法。规划、设计、施工充分与现场结合,避免闭门造车,实实在在推进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污水及污泥处理工程、补水及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排涝整治工程、湿地等涵养水源工程等;有效推进大集中处理设施、源头分散设施、末端分散设施治污“三道防线”的建设;构建本地湖库优化调度及智慧水务系统建设,提升治水软实力;勇于创新,利用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方法实现上述工程措施的落地,但不可急于求成,试图寻找一味包治百病、立竿见影的良药,则一定是欲速则不达。

系统治理,重在共治,保障有利,全面参与。打破原有治水各自为政的思路方面,深圳近期做了很好的表率,成立了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全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进行打包实施,系统治理。但具体落实到“各水”的规划设计中,仍有可能出现设计上的不“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主要涉及水利、市政、环境、生态、景观等专业,是一个多学科、涉及范围广、敏感性强的系统性工程。“科学治水,规划先行”,对流域进行系统、全面的规划,这就需要一个系统的设计整合。规划设计应考虑水环境治理、区域防洪排涝规划、水资源综合保护和利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农业节水治理、滨水景观建设、区域经济规划等方面,通过合理的工程措施,满足系统共治的要求。不仅是政府治水,还应是全民治水。共治应是全民参与、从我做起、共同治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同时,积极投身到治水行动中,有民众基础的项目才是真正民心工程,实现全民“共治”是群众路线的现实实践。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恰恰是水的这种善和不争让我们忽略了对她的保护;而往往又是当人类遭遇发展的瓶颈,寻求生命突破和社会变革的时候,重新开始思考水对我们的启示和恩泽。深圳目前水环境治理战役,就是这个水哲学观的现实映射,因此如何治水应回到人类对水本源的思考,那就是系统、协调、共融,从“共”字入手,才是大智慧。

(作者:中国电建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郭忠)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