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时评 » 热点评论 » 正文

坚决清理“红顶中介” 任务不打折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1-11  来源:中国环境报  浏览次数:6905

截至去年底,环境保护部直属事业单位的8家环评机构已率先全部完成脱钩;省级环保部门已有67家机构提前完成脱钩。环境保护部及环保系统严格按照中央巡视组要求,严守时间,信守承诺,坚决清理“红顶中介”,得到社会舆论的充分肯定。

中央第三巡视组2014年底在对环境保护部巡视时指出了环评技术市场“红顶中介”现象突出的问题。环境保护部对此高度重视,把清理“红顶中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部党组旗帜鲜明:这项工作是政治任务,要限期完成,没有退路;要下决心彻底脱钩,不能拖泥带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2015年“两会”期间明确表示,决不允许“卡着审批吃环保,戴着红顶赚黑钱”。

改革环评审批制度,清理“红顶中介”,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要大幅减少投资项目前置审批,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消除行政审批“灰色地带”,整治“红顶中介”,加快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着力铲除滋生腐败土壤。环境保护部认真落实中央要求,一方面,深化环保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简化环评手续,下放审批权,提升环评效率;另一方面,相继制定修订《关于严格廉洁自律、禁止违规插手环评审批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从制度设计层面彻底解决“红顶中介”问题的发生,为大众创业、经济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

环评制度是从源头预防污染和生态破坏最重要的一项环保法律制度,环评机构编制的环评文件则是环评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技术支撑。但由于环评技术服务市场存在“红顶中介”,中介与审批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容易产生利益冲突和不当利益输送。在实际工作中,“红顶中介”的存在,使环保公权力与环评中介机构有了合作寻租的空间,一些地方环保部门将部分行政权力租借给中介组织,借中介做掩护,谋取自身灰色利益,致使环评这项制度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背离了制度设立的初衷。因此,只要存在“红顶中介”,就难以做到环评审批的客观公正,就难以做到决策的科学民主。要使环评制度真正发挥从源头控制污染的作用,必须清理环评“红顶中介”,杜绝权力寻租,斩断利益链条,消除可能出现的环评腐败。

“红顶中介”的存在表明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说明防止权力滥用的制度笼子尚须进一步扎紧。改革必然冲击一些人固有的思维习惯,必然要动一些人的奶酪,必然会遭遇重重阻力。但是,我们不能因为有阻力而放缓改革步伐,不能因为有困难而放弃改革大计。各地环保部门必须保持定力,澄清对清理“红顶中介”必要性的模糊认识,坚决冲破已经固化的利益藩篱,完善制度体系,整治“红顶中介”,堵住权力寻租漏洞。

当前,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正处于关键期,各地对清理“红顶中介”的决心不能动摇,对清理“红顶中介”的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各地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部的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和时间表,确保环保系统环评机构全部脱钩,坚决按时完成清理任务,用实际行动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打胜这场攻坚战。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