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一记者去垃圾试点小区采访居民,你为什么不对垃圾分类,居民淡淡地说,“我亲眼看到垃圾分类了,运走的时候又混在了一起”。垃圾分类、运输、处理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环节,分类环节大张旗鼓,后端跟不上,分类工作便成了浪费,最终沦为面子工程,由此带来民众对后端收运的不信任,更是得不偿失。
面对困境最明智的方法是与它打交道,一一击破。习大大的讲话中,垃圾分类的出路在何方呢?
1.以法治为基础,推行强制分类
法律是道德的保障,适当的强制执行可以吸引更多民众关注垃圾分类问题,同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北京是首个提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强制措施一经提出,迅速占据新闻头条,让垃圾分类话题再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报告建议,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将垃圾源头强制分类纳入法律,并在法规中明确分类对象、分类与投放方法、奖励与惩罚措施等内容,来保障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
广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58次会议上,广州市城管委主任陶镇广提出,计划明年推行厨余垃圾强制分类,先从机关团体单位试点,做不到的单位将被罚。
2.落实宣传教育,实现全民参与
垃圾分类宣教工作要落到实处,触及居民内心痛点。为什么《穹顶之下》会引起讨论热潮?共鸣。雾霾当前,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很容易就在片中看到自己。对于垃圾分类,很多人以为垃圾分类仅仅是为了资源回收,不知减量也是其重点。宣传需从垃圾围城的危害入手,从每个人关心的环境问题入手,才能直击人心。宣传手段从浮于表面到落实细节,拜别简单的布告栏、宣传语,通过公益广告、分类游戏、讲座活动,让垃圾分类的意识真正浸润到居民心中。最后,垃圾分类可以走进校园,写入教科书,从娃娃抓起,让我们的下一代更早地培养起垃圾分类的意识。
3.引入民间资本,打通收运网络
垃圾辛辛苦苦地分类了,结果又混在一块儿拉走了,折射出分类与处理之间的断层。垃圾分类缺少成熟的产业链,分类收运车辆要跟上,后端处理设施建设要跟上,垃圾处理的技术和手段需革新。政府可以通过ppp模式,引入市场化企业参与垃圾分类运营管理,既能够有效节省成本,降低风险,更能够提高运营管理效率。
4.强化信息监管,实现智慧分类
互联网给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一丝曙光。
2016年7月,“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智慧垃圾分类模式正式落地朝阳区首个试点区域——劲松中社区,12万户居民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刷卡积分制度。垃圾桶有了专属的身份卡,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垃圾流向,掌握资源回收量,进行有效的溯源管理。区域内20辆收运车装上了伏泰车载一体机,实时采集车辆位置、作业里程、收运桶数和收运量,结合垃圾桶产生量、收运频率、地理位置和历史状况等,系统会给出收运路线建议,帮助驾驶员在最短时间和最短路程内将垃圾收集到位。居民刷卡记录回收行为,通过积分的累积,兑换大米、卷纸、香皂等生活用品,有借有还的方式极大增强了居民的参与热情。
海沧区垃圾分类项目于2016年上半年启动建设,作为厦门市首个互联网+垃圾分类项目,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
(1)从垃圾一锅端到垃圾分类井然有序,不少城市花了10多年都没寻得其中的奥秘,海沧区用短短半年时间就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2)有了积分兑换,居民热情高涨。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率由2016年2月份的15.4%提升到了5月份的23%。居民是垃圾分类的源头,只有调动居民积极性,让居民投身于垃圾分类工作中来,垃圾分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3)前端分类与后端处置合二为一,短时间内实现源头减量、改善垃圾围城,长远来看为垃圾回收、资源化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垃圾分类做到极致的国家,无论是日本、新加坡,还是瑞典、德国,无不是花了几代人的努力,德国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了40年,才取得今天的成效。我们有机会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世界,在充分学习各国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更应探索适合自己的分类方式。与20年前相比,我们的垃圾分类赶上了互联网发展的有利时机。垃圾分类发展的十六年,正是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并高速发展的十六年,通过引入互联网机制,对垃圾分类、记录积分、清运、处置进行监管,不仅便于管理,也让垃圾分类的成效最直观呈现在居民面前,激励更多人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指导意见的提出,随着国家层面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垃圾分类的整体环境将趋于改善。垃圾分类有了互联网护航加政策指引,未来的路想必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