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关注 » 热点观察 » 正文

山东、浙江、江苏多省化工园区环境达标率仅2成 园区如何祛除痼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09  来源:石油和化工园区  浏览次数:22737

   近期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各省污染治理情况,山东、浙江等省份几百名政府负责人被通报问责,化工园区环境污染已成共性问题。2019年4月2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了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广西、云南、宁夏等10省(区)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整改方案,很多污染问题是因为化工园区环境管理不善造成的。尤其在县级及以下工业园区,盲目扩张造成的“化工围城”,及运营中的违规生产、超标排放、监管缺失等因素,导致园区环境隐患不断。

  当前,绿色发展成为园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久治不愈的污染问题,化工园区如何祛除痼疾?

  环境达标率仅占2-3成

  江苏省现有各类化工生产企业6300余家,入园率仅30%左右,有的地区入园率甚至只有约10%。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副会长、首席政策专家骆建华曾称,工业园区现已成为污染集聚区,目前的达标率仅有20%-30%。

  目前山东、江苏等省已经出台化工园区认定办法,促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入园。督察也显示,全国超过80%的省市存在着工业园区污染问题,化工园区的污染问题更突出。然而,化工企业的安全和污染问题并不是仅仅依靠搬迁入园就能解决的。化工集聚的优势是能够将化工原料吃干榨尽,副产品能够被充分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当前许多化工园区的产业链不完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被当做废物来处理。这种模式一是会造成原料元素的浪费,经济性较差,另一方面这些副产品排放到环境中,增加了环境保护成本。可见,随着化工园区内吸纳的企业越来越多,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成为安全和污染问题的集中爆发地。比如响水生态化工园区的爆炸,一家化工企业爆炸造成整个园区关闭,园区内57家化工企业一起关闭迁转,可谓代价巨大。灌南、灌云地区化工园区也曾三番五次被央视曝光,相关部门负责人纷纷被问责,但是环境污染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出了问题,化工园区不能一关了之,应想办法提升化工企业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提升园区智能化管理手段,才是加强安全和环境管控的有效手段。规范的化工企业进入规范的化工园区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化工园区的规范化发展受到工信部和发改委的高度关注,并从战略方向上给予了化工产业调整方向的指导。化工园区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基础配套不完善、专业管理水平薄弱等诸多问题,但总体来说,化工产业能够安全和环境友好发展是首位的,离开环境保护,再快的经济发展都将隐患重重,化工园区的安全和环境管理会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

  “先天不足,后期欠账”

  工业园区环境痼疾,也引起了各级环保部门的关注。

  早在2012年,环保部便发布《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除各省市,中国石化联合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相关协会及企业,也被列为印发对象。2015年,环保部再度出台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强化工业园区环保工作。在新环保法、《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基础上,不乏各地自行出台的管理制度。

  如此重拳之下,工业园区污染为何依然频发?

  先天不足,后期欠账。如有的石化园区,实际招商并未达到预期,仅引入寥寥几家石化企业。因征地、建设、配套等已经完成,不得不引入其他类型企业。

  除“历史遗留”外,监管不力也是主要因素之一。现有园区多由管委会进行管理,但主要职能却是服务企业经营。尽管有的也成立了环保部门,但毕竟不是专业机构,环境监督、执法能力等远远不足。

  “现阶段的污染‘大户’,主要集中在县级及以下工业园区,国家、省级层面的园区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在部分地区,作为园区上级主管单位的地方政府,仍存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保先决条件的思想。许多化工园区的环境监测网络不够完善,无法及时提供预警信息,造成废气、废水、土壤及噪声等污染频发。

  化工园区环保问题主要有哪些

  一、环保管理能力较差

  部分化工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化工园区监督和管理难度。

  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1、前期规划不合理。部分化工园区在建设初期少有甚至没有对环保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废水、废气、固体废料等污染问题凸显,将对周围社区造成影响;

  2、配套不足,运维水平不高。化工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工程以及专业化的运维管理。专业化运维团队可以有效将环保设施统一管理维护,有效发挥环保基础设施在预警监测、应急处置中的积极作用。

  3、设施建设滞后,与高速发展的化工园区不协调。

  中国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行可持续、可循环发展方式,促进化工企业、政府、居民之间关系融合以及实现资源共享。绿色智慧园区是目前化工园区转型升级的可行方向。

  三、环保、安全事故频发,响应机制不完善

  1、环保、安全管理不完善。相对于国外优秀的化工园区,我国的化工园区在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存在一定差距,继续通过科技手段建立一整套高质量的安全管理体系,从安全知识、应急处置、环保意识、设备检查对化工园区从业者进行全方位管理,增强企业责任感,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2、预警监测薄弱,体系建设不完善。目前,大部分化工园区都成立了管委会负责园区的相关监管监察和管理工作。但是,单靠人力的监管监察工作难以做到位,加上科技化设备缺失,无法做到化工园区预警监测全覆盖,容易忽略对隐蔽位置的隐患排查工作。

  3、应急处置不完善,辅助手段缺失。目前,大部分化工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主要依靠消防部门,因对危化品危险特性的认识不足或者路途较远不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导致救援活动有时不能得到迅速有效地实施。同时,应急救援中辅助手段缺失,造成无法及时探明现场情况,延误救援时机或可能发生二次伤害。

  信息化管理是化工园区环保管理的有效手段

  继“互联网+”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智能+”成为2019年政府关心的重点。智慧园区的建设是未来园区实现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化工园区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大背景下,智能+如何为化工园区赋能,成为大家讨论的重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