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小城镇污水处理走向“康庄大道”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05  来源:中国水网  作者:赵恒  浏览次数:684

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2015年,县城污水处理率平均要达到70%,建制镇污水处理率平均要达到30%。据有关研究显示,我国小城镇95%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了90%以上小城镇的水体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8%的城镇河段不宜作饮用水,50%的城镇地下水受到污染。而截止到目前,小城镇的实际污水处理率与预计目标均存在较大差距。 

“僧多粥少”现象引发资金投入“杯水车薪” 

资金短缺是制约小城镇污水处理能力的最主要因素。我国污水处理设施属于市政建设项目,很多都是依靠国家投资。在近期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污染治理的投资,但依然是 “僧多粥少”现象叠生,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即使争取到一部分,也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缺口的问题。另外,在目前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预算内资金极为有限的现实情况下,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起主导作用的地方政府,对污水处理行业的投入也难以增加。资金的缺少导致了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污水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污水处理设施效率就真的难以提高吗? 

经济规模偏小决定了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投资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污水处理是资金密集型工程,不仅需要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相应的污水收集管网,而且污水处理厂的日常运行费用也非常高昂。此外,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吸引力有限,也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自成体系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模式,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的普遍存在,一方面造成已有设施处理能力和建设资金的极大浪费,同时,因不能形成适宜的设施建设与处理规模,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效率,工程投资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选择处理工艺遵循“因地制宜” 

目前适宜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有很多,对于小城镇污水而言,只有最适合的工艺流程,而没有最先进的工艺。必须对当地的出水水质、污水厂的规模、当地的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结合改城镇排水的具体条件来选择污水处理的工艺,以达到投资少、运转费用低、运行管理等效果。 

小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不仅关系到小城镇的水环境状况,也极大地影响着小城镇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和每个运营企业共同参与,积极互动,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小城镇污水处理中的实际问题。更多关于小城镇污水处理话题,请关注6月29日“2013(第七届)环境技术论坛”中“市政污水与新水源深度论坛”的精彩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