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济南污水处理的路径之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08  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牛其昌  浏览次数:733

3日,环保部正式启动2013年“中国生态城乡行美丽中国行”活动,全面摸排各地低碳节能产业的现状与问题。有环保专家表示,继“大气十条”规划出台后,各部委将陆续出台污水防治行动计划,污水处理将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其中,山东今年已提前将污水处理纳入城镇化发展纲要(2012-2020),提出到2015年实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92%的目标。

“截至去年底,济南城区排水管网总长达1200公里,污水处理率达93.8%;处理后排入河流的水,水质全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5日,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排水管理处秦姓处长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济南市区内六大污水处理厂接近满负荷运转,下一步将逐步扩大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住建部网站刊发的《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状况公报》显示,截至“十一五”末的2010年,我国城市平均污水处理率为82.31%。用济南排水系统业内人士的话来说,90%以上的污水处理率放眼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然而,在一连串的数字背后,近年来以小清河为代表的河道水质却呈下降趋势。污水处理面临哪些瓶颈?对此,导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污水处理能力与实际排放量存缺口

5日,一场小雨过后,炎热天气重新来袭。在位于济南人民商场东侧的顺河高架桥下,导报记者发现,浅浅的河道俨然变成了“藏污纳垢”的集中营,混杂着各种生活垃圾的污水不时散发着阵阵刺鼻气味。

附近的居民林嘉向导报记者抱怨道,这条河常年臭气熏天,原因在于河道两边有多处未经处理的污水偷偷排入该河,加之一些市民随意将垃圾倾倒在沟中,才让这条最终汇入小清河的河道沦为此般光景。

无独有偶,在位于黄台板桥附近的柳行河,导报记者注意到,在与小清河交汇处南边不到1公里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排污口多达数十个。东工商河的水质颇受周边居民诟病,在靠近凤凰山一段,一些居民将生活垃圾倾倒在岸边,几股“来路不明”的污水也直接流入河中。

据了解,小清河是济南主城区惟一的泄洪和排污河道,绕城高速以内有约48条支流河道或多或少地有污水注入小清河。济南市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处长解玉忠对此表示,河道污染与沿线污水处理能力有限有着直接联系。目前济南市每天向小清河排入的污水约80万立方米,而小清河沿线污水处理能力只有71.8万立方米,这就意味着每天约有8万立方米污水直排小清河。

解玉忠介绍说,虽然目前小清河沿岸已建有6座大型污水处理厂,城区主要河道沿线还建有10座1万立方米规模的污水处理站,以及分散在各社区和学校的近200个中水处理设施,但是现有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与污水实际排放量之间仍有一定缺口。

随后导报记者来到济南污水处理二厂,只见一套日均处理20万立方米污水的流水线正在有条不紊地消化着全市近1/4的污水。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综合部副经理齐晖一边带领导报记者参观污水处理过程一边证实了上述说法,“目前城区内的四大污水处理厂(隶属光大水务)日均处理污水约66万立方米,而仅市区居民每天产生的污水就有72万立方米-73万立方米。即使现在四大处理厂都已满负荷运行,一厂和三厂甚至超负荷运行,市区污水处理仍面临着一定的缺口压力。”

此外,由于未经改造的城区过去实行雨污并行,即雨水和污水管道采用同一管道,随着夏季雨季来临,一旦遭遇强降雨,管道难以承载,就会造成污水冒溢。

污水处理率被拉低

谈及如何确定济南污水排放总量时,济南排水管理服务中心排水管理科科长邢京军坦言,污水排放总量并非实际统计得来,而是通过一套公式计算后得出的估算值,即用目前全市日均约100万立方米的用水量(90万立方米自来水加上约10万立方米自备井水),乘以通过多年经验值确定的80%-85%不等的污水排放系数得出的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除济南外,国内大中城市普遍采用这一统计方法,通过多年经验值确定下的污水排放系数也适用于各个城市,各城市只是根据自身经济发达程度在80%-85%之间选取一个定量。

“这一系数约有15年以上没有变化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实际产生的污水量肯定要比现在计算的污水量大。”邢京军表示。由此不难发现,若污水排放总量这一基数扩大,必然会拉低当前的污水处理率。

所谓污水处理率,即污水处理量除以污水排放总量换算后的百分比。由于污水处理量由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决定,是一个定值,因而污水处理率在污水处理规模不变的前提下,大小主要由污水排放总量确定。

导报记者还注意到,由于济南城区多为雨污并行管道,随着雨水通过管道流入污水处理厂,必然会增加污水处理量。若扣除雨水量、绿化水渗入量、地下水渗透到城市雨水管网的量,污水处理率或将进一步被拉低。

管网改造渴求资金

污水处理规模的缺口直接导致污水无法经过处理而进入河道污染水体,要想从根本解决污水问题,远非单纯扩容那么简单。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让公众感觉身边的河水变清了,首先要解决的是地下污水管网问题,而不是扩容污水处理规模。”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排水系统业内人士直言,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只是解决了收集到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倘若单纯扩大规模而污水管网的配套滞后,未经收集的污水便无法接入污水处理厂而是直接排入水体,从而导致污染总量无法得到控制。

采访中导报记者了解到,污水管网建设是业内诟病的短板,济南部分老城区至今仍沿用着上世纪70年代的地下管网。由于其设计标准偏低、管径较窄,已然不能适应当前的排污需求。

据了解,“十一五”规划末期,全国新建成23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相当于一天半就建成一座,但污水管网的建设目标却未完成。一些地区掣肘于管网配套建设滞后,新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普遍低于50%,有些甚至因处理量不足而被业内称做“晒太阳的工程”。

对此,2012年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十二五”规划的污水管网中,约1/3为补充已建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网。《规划》投资的近4300亿元中,一半以上用于完善和新建管网。

“虽然国家对此有一定的财政补贴资金,但地下管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推广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前期需要投入大量建设成本。”邢京军坦言,除新建城区较容易推行外,部分老城区的雨污分流工程往往因缺乏管位而涉及到拆迁,因而不仅在成本上需要大量投入,如何协调当地群众支持工作也是另一大难题。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排水系统业内人士透露,管网建设资金要求高,往往是建设污水处理厂的3-5倍,仅济南老城区管网改造就需要投入50亿元。受财力条件制约,济南每年用于排水管网维护经费约为2000万元。由于低于定额测算标准,造成城市排水设施养护难以按标准进行。尽管济南已于去年全面展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但由于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历史欠账,短期内难以彻底完成改造。

除此之外,不同于污水处理厂尚有盈利空间,管网改造由于拆迁成本难以预估、工程工期长、资金回报率低等,很难吸引外来资金。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