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山西运城:积极探索农村生态创建新途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1-21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曹醒侨  浏览次数:1377

山西省运城市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两年来,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农村生态创建示范片区建设,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和环境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

山西省运城市委、市政府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受到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基于此,运城市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提出用10年时间基本建成生态市的奋斗目标。两年来,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农村生态创建示范片区建设,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村容村貌和环境质量发生明显变化。

科学探索模式,注重解决突出问题。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探索采取“户分类、组收集、村处理”模式,做到垃圾处理不出村,尽可能减少垃圾转运费用,减轻农民负担,基本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根据各村经济发展水平、地形特点、污水量等具体情况,探索不同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对于居住相对集中、人口较多、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铺设污水管网;对于居住较为分散的村,根据村庄的地势、沟渠等,利用人造芦苇等人工湿地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简易净化处理;对于距离城区或工业企业较近、地势又符合管网建设要求的村庄,铺设管网后直接接入附近的市政管网或企业污水管网;对于人口较少、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经过改厕后配置密闭式粪便清运车,统一清运,作为沼气原料或沤制有机肥。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控制农药污染,防治化肥污染,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膜。深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在农村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较大的片区,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控制农村烟尘污染,主要是就地取材,利用果枝、农作物秸秆产气取暖。

整合各种资源,形成生态创建合力。根据生态市创建的总体规划,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提升为农村生态创建,内容涵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发展3个方面共15项指标。在工作思路上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相结合,与现代农业示范区相结合,与扶贫开发项目相结合,与循环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保障措施上,建立健全“政府牵头、部门联动、项目集中、资金捆绑”的工作机制,把农村生态创建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在总体目标上,要求以农村生态创建为契机,把握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责任制5个关键环节,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打造运城的经济带、观光带、示范带和幸福带,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完善配套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创建工作充满活力。一是保证运行经费。由于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环境管理和运行经费是个难点。我们的做法是:政府补贴一点、村庄自筹一点、农户承担一点、运行管理人员创收一点。如垃圾收集处理,确立以保洁员为回收处理主体、以村委会为管理主体的运行机制,垃圾处理运行费用由政府(县、乡镇)、村委会、农户共同分担。政府补贴有多种形式,有的县每年给农村每人补贴10元,有的每年则拿出专用资金用于清理道路两侧的白色污染。此外,市环保局也给予一定补贴。二是完善各项制度。建立村规民约,把生态创建作为十星文明家庭评选的主要指标之一,实行“一票否决”。制定《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农药化肥农膜使用管理制度》、《卫生保洁管理制度》、《污水处理运行管理制度》等,规范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行为。设立奖励基金,对参与积极,在垃圾分类、农膜回收等方面做得好的农户进行奖励。三是加强督促检查。建立层级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生态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以垃圾分类为例,村保洁员负责逐户监督,村委会负责日常监督,乡镇月检查,县季检查,市半年检查,年底奖惩兑现。同时,把生态创建工作完成情况作为相关部门及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