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委员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协十二届四次常委会议上围绕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展开专题议政,常委们就空气、水环境、土壤等问题向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
上海市副市长蒋卓庆通报上海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并回应委员建议时表示,上海力争于2017年将PM2.5年均浓度降低20%以上;2015年,上海各区县将拥有一座污水处理中心;2017年,上海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将达98%以上。
西风起,上海PM2.5浓度升
根据环保部最新数据,上海空气质量居全国中游水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调研数据显示,上海PM2.5的平均浓度2012年超过国家二级标准60%,超出WHO标准的4.6倍。
市政协“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绿色发展”课题组会上表示,上海与周边城市的大气污染呈区域性、同步性特征。记者了解到,上海在刮西风时,PM2.5平均浓度最高,达50微克每立方米;东风时最低为29微克每立方米。高强度的能源活动是影响上海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市政协常委林野调研发现,在能源活动中,煤炭消费的影响特别巨大。
市政协常委张立军建议,逐步提高天然气、电力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同时控制煤炭、成品油等能源的消费总量。
沪宁高速边小麦检出铅污染
民革上海市委的调研显示,近年上海地区土壤重金属汞和镉的含量增加了50%,近郊蔬菜土壤和城区工业用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市政协常委王光贤发现,高速公路两侧约200米范围内的土壤,在一定程度也受到重金属污染:“沪宁高速公路边的小麦被检出铅,‘小麦籽粒质量安全性’指标严重超标……”
民建上海市委表示,除重金属污染外,化肥农药残留导致的亚硝酸盐,石油化工业和汽车尾气等产生的多环芳烃也是严重的土壤污染物,相关标准早已落后。市政协常委陈超并不讳言:“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制定于1995年,新标准仍在编制中,对农田土壤污染显得有点漫不经心。”
王光贤建议,上海应加快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扭转土壤恶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