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城市供排水一体化经营”的道路,威海市水务集团统筹考虑城市供水质量与安全、污水接纳与处理、应急需要和长远需要,加大供排水设施建设,勇担河道治污重任,提升保障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供水——— 双回路实现“双保险”
摊开市区主要供水设施分布图,只见各条供水管线勾勒出一个大大的“口”字,环绕整个市区,将洁净放心的水输送到千家万户。
“目前,我们计划在 山净水厂再扩建每天10万吨的净水处理能力,并沿市区西侧向高区再铺设一条管道。届时,市区大环状供水管线格局就全部实现了双路供水,进一步增强供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市水务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供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责任重大。完善供水基础设施,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市水务集团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水务集团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65年成立的市自来水公司,从诞生之日起就融入城市发展的潮流中:1979年,从崮山“八一”方塘引水,解决市区饮水困难;1989年9月从桥头镇所前泊水库引水;1992年9月从郭格庄水库引水;同年,上马米威调水工程……
2003年8月,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后,威海水务人站在新的发展节点,按照满足供应、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供水能力建设。
“我们是城市的先行军,项目建设到哪里,园区发展到哪里,城市延伸到哪里,管道就跟进到哪里。”以此为引领,供水设施建设攻坚战频频告捷。
———2005年5月27日,柳林水厂沿青岛路至中信银行段的供水主管道贯通,与原来的管道同时运行,实现了柳林净水厂至市区的双回路供水。随后,一系列的管网建设和改造工程彻底改变了以往供水主管道单线运行的情况,整个市区主要供水管线基本上形成了双回路或多回路供水;
———2006年至2009年,工业新区、温泉镇、初村镇、桥头镇、泊于镇依次纳入城市供水管网,周边新兴镇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强力支撑;
———2010年,刘公岛海底供水管道工程通水运行,对刘公岛的供水能力达到3000立方米/日,保障了岛上军民的用水需求,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011年,米威三期引水工程西线管道与高区供水管道贯通,并一次性通水成功, 山净水厂正式向市区供水,至此,市水务集团总供水能力达到31万立方米/日……为提高供水能力保障系数,市水务集团市区供水已形成了常规输水与应急备用相结合的多水源保障体系,同时新建了13个高位水池和15个加压泵站,有效解决了地势较高区域水压不足问题。
为确保水质安全,市水务集团完善水质检测三级网络,实行常规检测与自动监测相结合,严格抓好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取样检测,并建立了水质生物预警机制,确保出厂水合格率达到100%。
排水———“三统一”实现全覆盖
在城市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下,市水务集团还担负着城市排水的使命。如何确保城市污水达标排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威海水务人致力探索的课题。
“集团成立之初,全市只有3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落后,远远达不到城市发展的需求。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尽快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成为威海水务集团的当务之急。”市水务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市水务集团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将3个污水厂全部进行了企业化改制,采取BOT模式将污水厂建设全部交由社会资本按市场经济运作,使其成为产权清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这一举措改变了长期以来污水处理厂“吃财政饭、捧铁饭碗”的状况,为污水处理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市水务集团加快了污水处理厂的新建和改扩建步伐,并对不具备建设污水处理厂前提的城郊村镇,通过兴建污水提升泵站、实施管网对接,将污水就地提升、就近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此举有效解决了市区周边的污水处理困难,大大节省了新建污水厂的巨额投资。
2005年,第三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2006年投产4万吨/日的二级处理工程;随后,8万吨/日的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一期和二期项目相继投产;2009年,工业新区污水处理厂正式投产,2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为工业新区企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随着污水厂的建设,配套管网滞后性日益凸显,导致了污水收集、输送能力不足,污水处理厂的平台功能难以充分施展。为此,市水务集团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市区供排水管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治理,使污水管网配套步入了规范有序、快速推进的轨道。
近年来,市水务集团充分施展市政府授予的“三统一”职能,按照“厂网并举、管网先行”的思路,全方位加快污水管网配套———对市区老旧管网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提升管道运行安全性,杜绝爆管、冒溢污染等事故发生;在新建污水处理项目中,地下、地上统筹考虑、统筹推进,建设一座污水厂,配套一方污水管网,确保了城市拓展到哪儿,污水厂和管网就配套到哪儿。
前所未有的大投入、大建设,使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老城区到新园区,从中心城区到周边乡镇,实现了污水处理管网的全覆盖,实现了由滞后型向超前型、补缺型向功能型的重大转变。
数字彰显成效。2003年以来,市水务集团先后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提升泵站11座,新建改造污水管道520多公里,并加大了污水普查和截流并网力度,污水处理能力达到每日18万吨,目前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69%。
治污———15条城中河实现“大变脸”
日前,记者来到九龙河时,恰巧遇到正在捡拾河道垃圾的市水务集团保洁员。据该保洁员介绍,自2009年九龙河完成清淤整治工作后,他和其他两名保洁员就在这里“安营扎寨”,当上了河道“保姆”。“上中下游,每人负责一段,捡垃圾、测水质、查看排污口,写巡查报告,每天工作8个小时。”
俯瞰威海市区,九龙河等15条大大小小的河流蜿蜒盘旋,如同一条条“银色项链”,不仅发挥着城市泄洪排涝功能,还将这座城市衬托得熠熠生辉。
而就在4年前,这些河流的“脸色”灰暗,河面随处可见垃圾漂浮,河底污泥沉累,水质变臭……
河道整治是一项公益性工程,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市水务集团勇担社会责任,集团班子成员每人分包一条河道,下属33个部门干部职工全员参与,打响了市区河道整治战。
控源截污是让河道变清的关键。2009年8月,接过15条河道管理权后,市水务集团专门调集了150人,对河道展开了拉网式排查。
“每天穿着水鞋,一步一步地丈量,每发现一个排污口,立即查找污染源,直至截流并网。排查中,由于一些河道的污泥很深且已发酵,我们都戴着氧气罩出入桥洞,查看排污口。”市水务集团工作人员回忆说。
全部摸清了污染源后,市水务集团拿出了治本之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他们对所有排污口截流纳管,共并网排污口1016个,每天排截污水8800多吨,彻底杜绝了污水排水现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市水务集团共出动人员23000人次,动用各类机械4200台次,共清理淤泥垃圾63万立方米。
为打造靓丽的河道景观,市水务集团本着因河制宜、一河一景的方针,对近海河道拦蓄海水,打造河海相连、水天一色的大水面、大景观。共计新建、改建拦水坝58座,安装拦水阀40多个,蓄积水面40多万平方米,栽植睡莲、黄金柳等多种绿化植物,使15条河道的旧貌焕然一新,成为各具特色、生机盎然的风景线。
三分整治,七分管理。为长久保持河道整治效果,市水务集团实施领导分包责任制,党委班子成员亲自督察,解决具体问题。同时,他们将73公里河道分解给33个部门,将河道管理维护纳入部门年终考核。
在机构设置上,市水务集团在环翠区、高区、经区各设立了一个河道管理科,分区分片,定岗定责,成立了由60名河道保洁员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对河道进行全天候保洁,做到了天天有巡查、时时有监督、处处有保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