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式雨污分流:效果不明显 分流难治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0-3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徐燕燕  浏览次数:823

中国式“雨污分流”:模仿秀还是真药方?

南京市推行已近四年的“雨污分流”项目最近颇引争议。

一方面,雨污分流被认为是先进于传统合流制的排水方案,各城市都寄望其能够改善河道污染、帮助城市排涝;另一方面,这一大型市政工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又经常受人诟病,且治污排涝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各大城镇轰轰烈烈推开的雨污分流,到底是实际意义不大的“模仿秀”,还是解决污染和内涝的必由之路?

治污效果不明显

雨污分流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环境问题。

最初的排水体系大都采用了合流制,就是污水和雨水采用同一根管道来输送,有条件的最终接入污水处理厂。但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当遇到汛期或者暴雨,大量雨水混合污水溢出,四处横流,极少能够到达污水处理厂,反而是直接污染了河道;另一方面,由于雨水冲淡了污水的浓度,就算是最终进入了污水处理厂,处理效率也不高。

因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场从合流到分流的“排水体系改革”在中国各大城镇广泛铺开。

青岛是全国最早实现雨污分流的城市,始于20世纪初;广州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心城区新建道路与小区均按照雨污分流制进行建设,;昆明则自2010年开始,斥资50亿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并在二环内98%单位小区已实现“雨污分流”。

南京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始于2010年,计划耗资180亿,早在动工之时,南京城乡建设局就曾公开表示,雨污分流工程即是为满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不淹、不涝的城市”和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的目标。

此外,天津、深圳等国内大城市,近年来都相继以“雨污分流”作为城市排水系统规划的方向。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发布的《中国城镇排水与污水状况公报(2006~2010)》,截至2010年,全国城镇排水管道长度达47.8万公里,其中污水管道16.6万公里,5年来分别提高了45%和64%。

然而从水环境改善的角度来看,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以南京为例,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公布,2012年南京在全市监测的279个水环境断面数据显示,南京总体水质略有改善,但外秦淮河水质总体劣于2011年水平,几项主要污染指标,氨氮、COD和石油类都超过了四类水质标准,处于劣V类水平。

雨污缘何难分

那么在改善水环境方面,“雨污分流”为什么让人失望?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教授陈晓宏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治理河道污染,改进排水体制是一回事,关键还在于加强源头的收集和提高末端处理效率。

分流制如果管理不善,同样不能杜绝污染,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树平也告诉本报记者。

比如,一些居民住宅原本露天的阳台专门有雨水管道,但居民自行进行房屋改造后,雨水管道往往成了洗衣机的下水管;一些小商小贩也把污水直接倾倒进了路旁的雨水篦子里。此外,雨污分离后,曾经的化粪池系统有取消的趋势,导致污水管道里一些大块固体堵塞管道,一些小区物业为了操作方便,仍然直接将污水和雨水管道打通;还有一些为了减少排污费,私自把污水管道直接通向雨水管道。

李树平说,现实中,雨污绝对分离操作难度很大,就算是雨水管道里也并非纯粹的雨水。

一位排水系统专家告诉本报记者,即便是实现了雨污分流,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浓度也非常惊人。在一些发达国家操作雨污分流的高级阶段,初期雨水也要进行截留,并送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才排放。

另一方面,污水也并非全部能够进入污水处理厂。目前,大多数城市都存在的问题是,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很大,但收集到的污水甚至不及处理能力的一半,很多是闲置的。

“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水还是好不了。”陈晓宏对本报记者说,像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密度太大,污染物总量太大,依据地方污水处理厂的标准,尾水还是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这非短期的投入能够解决。

分流还是合流

既然治污效果不理想,操作又有困难,雨污分流的必要性就成为了一个疑问。

李树平认为,雨污的分流与合流只是排水技术不同,不能片面地说谁更先进。在他看来,新城区可以按照雨污分流操作,而老城区尽量不要动。

上海市水务局一位工作人员就告诉本报记者,在上海老城区基本上不能进行雨污分流的改造。目前中心城区依旧是合流制居多,并建设调蓄池等对合流排水系统进行辅助。

尽管如此,在李树平看来,上海市的排水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说是领先的。

上海地下排水系统的改造伴随着整个上海水环境治理。上述水务局人士说,上海的排水系统分流制和合流制并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的部分河塘出现一场大雨过后,河道就会黑臭一到两天。原因是初期雨水对河道的污染非常严重。

最早的上海市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是为了改善苏州河的污染问题,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污水治理工程,包括了44个排水系统,工程总投资约16亿元人民币。它是通过大型管道收集,将污水集中预处理后,通过深水扩散排入长江口。

2000年开始的合流污水二期工程则是针对浦东新区的污水、改善黄浦江及其浦东地区河道的水环境。

在这期间,上海市的排水排污管网广泛铺开,上海市友联竹园污水处理厂、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石洞口污水处理厂等相继建成。

因此,1998年开始,上海市一方面启动了苏州河的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截污治污”,铺设管网,收集初期雨水,建造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截至目前,上海的污水处理率已经达到85.6%。

“合流制也有它的优势,并非全部都是不利点,应当充分利用两种技术的最优点。”李树平对本报记者说。

合流制的优势是管线用得少、造价低、占用空间小、排管简单,而且雨水还可以冲散淤积在管道中的污染物,部分污染浓度比较大的初期雨水还可以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

与此同时,分流制改造造价大。除了工程本身,因为道路开挖造成的城市交通、居民生活不便等问题,都是现实中很难调和的矛盾。此外,地下的空间有限,“一变二”实有难度。

陈晓宏还提出了“化整为零”的概念。他说,“在高密度建筑的区域,有很多单栋的建筑,因此可以把单栋楼房的污水和雨水分开处理,让它在流出这一栋楼之前,保证污水的水质是合格的。”这需要在一栋楼或者一个小区里面,先安装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设备。

但这样做的成本,需要政府和市民共同分担。

分流难治涝

“分流制”被寄予的另一重大使命是解决城市排涝。

南京市2010年在“雨污分流”工程动工之初,该市住建委负责人就曾公开表示,雨污分流工程的一大功能是建设“不淹、不涝的城市”。

但2011年7月的一场特大暴雨,让南京部分城区发生严重内涝。对雨污分流的质疑由此而生。

该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雨污分流工程主要是让南京城内的污水管和雨水管各行其道,其目的是让河道变清,这与加大片区的雨水排水能力并没有多大关系。

南京以外,昆明、广州、武汉、宁波等城市,在过去几年的暴雨中,几乎无一幸免,都遭遇过严重的内涝。

分流制排水系统,对排涝究竟起到怎样的作用?

理论上讲,实施雨污分流,排涝能力会有所提高,因为污水走专门的管道,给原先的合流管道腾出空间。只要管道畅通,泄洪能力应该更强。

“但目前来看,国内大多数城市的排水管道设计很保守。”李树平告诉本报记者。

比如,南京在设计排水工程的抵御期是将暴雨重现期设定为0.5~3年一遇,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城区普遍采取标准规范的下限。

李树平说,管网是分流还是合流对内涝影响不大。解决内涝不是管道问题,而是整个排水系统的规划问题,核心还在于排水的能力和降水能力是否匹配。

中国很多地区在宣传雨污分流时,常常提到的一个榜样是德国,尤其是其曾经在青岛修建的分流制管网,是中国最早雨污分流的实践,并且运行良好。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已经基本实现对城市雨水的污染控制,最典型的措施是修建大量的雨水池截留处理合流制和分流制管系的污染雨水。

不过,直到目前德国仍然保持着70%左右的合流制排水系统,采取怎样的排水方案完全要因地制宜。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德国南部更多地采用合流制,而在地势平坦的北部则倾向分流制。

地下雨水管线不仅要考虑雨水传输,同时还要考虑储存雨水和减缓洪峰的功能。

既然解决内涝和污染无法片面依赖雨污分流,一些新的探索也开始出现。比如在西安等北方干旱、半干旱城市,开始尝试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理念。

LID,低影响开发,是一门基于雨水管理的工程技术,核心理念就是在源头对雨水进行控制,如建造雨水花园、植草洼地、可渗透路面、绿色屋顶等,它们可以滞留雨水,减少地面径流以及污染物的汇集,并且起到收集的作用,方便雨水的循环再利用。

日前,广州市提出了将在国内首次尝试“深隧”,在地下四五十米的位置修建8条深层隧道,解决老城区内涝难题并大幅减少排入珠江的污染物,造价约250亿元。

陈晓宏认为,“深隧”是否能够很好地解决内涝和河道污染问题,还需要更好的认证,但至少是一条可选择的途径。

“相当于一个临时储水场所,末端的一个容器,最终还是到污水处理厂。”陈晓宏说,他认为,“深隧”适用于那些河道空间少的城市,在南方一些城市,河流、河道本来就密集,并不太需要。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