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技术中心 » 技术专题 » 正文

草鱼“圈养”实现污水零排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11-26  来源:城市商报  作者:张鹏  浏览次数:1075

开发式的池塘养殖模式变成新型循环流水“圈养”模式,不仅实现了淡水鱼养殖的污水零排放,还增加了鱼类产量。记者昨天从市农委了解到,由吴江水产养殖公司实施的低碳高效池塘循环养殖淡水鱼技术通过国家农业部验收,农业部专家认为此项技术在全球属于首创。

记者昨天在吴江水产养殖公司的养殖池塘看到,这里划定了专门的水域养殖草鱼,工人正将其中的草鱼粪便和沉淀的饵料收集起来。“这些粪便和饵料经过沉淀脱水处理,就可以变成陆生植物的高效有机肥。”据这里的负责人介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养殖淡水鱼技术,采用流水内循环方式,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同时,此项养殖技术大大提高了草鱼产量,亩产达1500公斤,是传统养殖方法的3倍。流水增强了草鱼的体质,鱼药用量只有“开放式养殖”模式的1/500,从而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

据悉,我国的池塘养殖模式以“进水渠+养殖池塘+排水渠”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模式有不少弊端。鱼类饲养中大量投放的饵料有5%-10%未被食用,而被食用的饲料中又有25%-30%以粪便形式排出,饲料中氮、磷大部分沉积池底造成污染,过多积累的代谢产物将抑制其生长和限制单产。此外,在高密度的水产养殖过程中,水产品容易发病,而大量的化学药品添加在饲料中或直接泼洒使用,容易造成生物残留,会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今年年初,吴江水产养殖公司与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合作在淡水领域进行池塘循环养殖草鱼试点,经过近7个月的养殖,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低碳高效池塘循环养殖淡水鱼技术是全球水产养殖的一次革命。”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书民在验收后表示,这种将传统池塘“开放式养殖”模式创新为新型的池塘循环流水“圈养”模式,技术成熟后将逐步在全国推广。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