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都有啥难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7-22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崔煜晨  浏览次数:668

●除了城市整体规划的考虑,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提前规划与完成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不无关系。一些地区把重心放在“立竿见影”的工程减排上,提前规划污水处理厂等减排设施,并把这些项目列入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以完成减排指标。

●中西部乡镇不同于东部,人口较少,但现在的规定是环巢湖地区每个乡镇都要建污水处理厂,“硬指标”和地区实际情况的缺口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难题。

●污水处理厂拖延建设是通病,工程滞后的根本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对污水处理厂建设重视不够,未能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问题。造成工程滞后的因素也基本相似——拆迁、电网建设和资金等问题。

●环保部门对在线监测过度依赖,对环保工作人员专业要求高还耗费人力。在线监测只是一种监管的辅助手段,环保部门应该做的是抓住出水口水质,这才是理想的监管模式。

近年来,随着水污染形势的严峻,各地开始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治污减排的重要基础设施,污水处理厂被列入建设清单,开始大规模建设。

然而,政策重视下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并非一帆风顺。记者日前在安徽省进行实地调查时了解到,由于污水处理厂具有公益性质,前期建设因征地、电网和资金等问题滞后,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运营也遭遇诸多挑战。同时,由于环保部门能力建设不足,在后期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管中也有些“力不从心”。

超前规划费力不讨好

新建污水处理厂第一年的运行负荷必须达到设计负荷的60%,超前规划的污水处理厂没有进水,不可能达到环保验收标准

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2008年起,安徽省开始编制《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投资500亿元开展治污项目,环巢湖地区一大批污水处理厂动工建设。2013年,安徽省又要求环巢湖地区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厂主要出水水质指标要由一级A提升至地表水Ⅳ类标准。

目前,安徽省合肥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0座,运行18座,污水处理率超过96%。然而,环境保护部日前公布的15家挂牌督办的污水处理厂中,合肥市有两家“榜上有名”。合肥市也因此被环境保护部定为责任书项目完成最差的城市之一。环境要求如此严格的地区,为什么会有两家污水处理厂存在问题?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采访。

细雨朦胧中,驱车近半个小时,途经多个岔路和大片荒地,记者从合肥市滨湖新区中心到达被挂牌督办的污水处理厂之一——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合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这家污水处理厂和肥西县中派污水处理厂都属于环境保护部与安徽省签订的2013年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项目,因前期工作滞后,未按期完成被挂牌督办。

在现场,记者看到北涝圩污水处理厂俨然是一个工地,指挥部是搭建的临时简易房。周边一片荒芜,零星地分布着几座未拆迁的民居,远处是在建的商品住宅区。

记者不禁疑问,周边还未开发,并没有污水等待处理,为什么在建的污水处理厂会被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

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滨湖新区分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属于超前规划的项目,滨湖新区规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均超前建设。“这个项目设计规模为6万吨,现在安装的设备处理能力只有3万吨,另外3万吨是为以后发展预留的。”

2013年7月,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计划今年7月底完工,具备通水条件。目前,土建已经完工,正在安装设备。然而,根据项目进度来看,污水处理厂如期运行还有困难。

对于被督办,合肥市环保局总量处处长夏晓武无奈地说:“超前规划给环保部门带来一些困难,环保部门的规定为新建污水处理厂第一年的运行负荷必须达到设计负荷的60%。像北涝圩这样周边还未完成开发、连进水都没有的污水处理厂,根本不可能达到环保验收标准。”

他认为,城建部门现有的建设规划很“丰满”,但不适合环保部门的考核,两个部门之间没有配合,“提前建厂,多做了工作却受到批评”,让合肥市环保局有苦难言。

“与污水急需处理却没有配套污水处理厂的地区不同,北涝圩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推迟一两个月甚至半年,都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项目负责人说。

除了城市整体规划的考虑,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提前打算也与完成水污染物总量减排不无关系。近年来,国家狠抓总量减排,各地压力很大。一些地区逐渐把重心放在“立竿见影”的工程减排上,提前规划污水处理厂等减排设施,并把这些提前规划的项目列入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以完成减排指标。

安徽省已计划在环巢湖地区建设36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预计污水处理总量仅为8万吨。合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坦言,这些污水处理厂建好后很可能面临无水可处理的情况,运营成本难以保证。

然而,中西部乡镇不同于东部,人口较少,但现在的规定是环巢湖地区每个乡镇都要建污水处理厂,“硬指标”和地区实际情况的缺口是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难题。

建设被拆迁供电拖后腿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整体安排,仅依靠环保部门无法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仅北涝圩和中派两个污水处理厂工期滞后,巢湖市正在提标改造的岗岭污水处理厂工期也拖延了一个月。而这种“拖延症”并非安徽独有。近日,又有媒体曝出湖南省多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

对于污水处理厂集体拖延的原因,湖南省环保厅曾表示,项目进度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对污水处理厂建设重视不够,未能积极主动地协调解决问题。造成工程进度滞后的因素也基本相似——拆迁、电网建设和资金等。

而合肥的情况也非常类似。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滨湖新区分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北涝圩污水处理厂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拆迁,拆迁进度直接影响污水收集管网的铺设。

北涝圩污水处理厂从2013年9月进行管网建设以来,一直都是边拆迁边建设。“目前看仍有一部分地区的管网建设实施不了。”他说。

作为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需要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很多问题仅仅依靠环保部门是无法推进的。比如,电网建设需要供电部门的配合,如果没有政府协调,供电部门对于公益性项目的态度并不积极。

巢湖市污水处理管理处主任王传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2013年,他负责的岗岭污水处理厂开始进行一期提标改造和二期扩建项目。扩建用地中,曾有一个高压变电站,变电站的迁移和高压线路改造申请程序繁多,直接导致扩建工程滞后一个多月。最后在政府的协调下,将变电站迁出厂外,工程才得以顺利进行。

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外电供应今年4月刚刚得到批复,目前还无法确定何时能供电。“电网不归地方管理,供电审批程序很复杂,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项目负责人说。

据了解,合肥市属于华东电网供电范围,污水处理厂的厂外高压输电线路建设需要与总部在上海的华东电网公司沟通。合肥市环保局工作人员透露,为了北涝圩污水处理厂的供电问题,负责项目建设的合肥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已经去过上海好几次了。

与供电审批程序同样复杂的还有项目的资金审批。北涝圩污水处理厂属于亚洲银行资助项目,由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亚行项目办统一申请资金,并进行招标采购。

2011年,建设部门就规划了北涝圩污水处理厂,而项目贷款申请进行了两年。由于资金申请周期长,到2013年年初,北涝圩污水处理厂的贷款得到亚行批复时,建设工期已经很紧张。

污水处理厂的土建和设备招标只能分开,先招土建再招设备,这直接导致设备资金到账较晚。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有些进口设备6、7月才运送过来,他们将争取7月底安装好设备。

“亚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审批慢,正常申请周期要5年左右,两年完成审批已是多次协调的结果。”夏晓武说。

除了贷款审批慢,这些银行资助的项目对工艺和设备要求非常严格。岗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为国开行资助项目,初期设计为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徽省的厂家不再生产PC管桩,改用了价格相同但质量更好的PHC管桩(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国开行对此不同意,要求重新申请变换工艺设备,施工曾因此一度停滞。

“国开行的规定‘一刀切’,工艺设备不能进行调整。一方面怕施工方偷工减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投资方是外行,不能及时了解环保技术的更新。” 王传江说。

没有金刚钻,管不住管不好

专业能力、人员配置不足,依赖在线监测有风险,处罚力度还不够

污水处理厂本来是污染治理设施,现在不少污水处理厂反倒成为了集中污染源。环境保护部近期公开通报批评处罚的涉水企业里不少为污水处理厂。与此同时,污水处理厂不赚钱也是业内一个普遍现象。污水处理厂的运营水平和能力广受各界质疑,考验着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

据合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张邦国介绍,合肥市污水处理厂分为事业单位和委托运营,正在运营的污水处理厂资金没有短缺,可以满足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

他拿出了今年刚刚调查的结果,每处理一吨污水,政府投资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可以得到0.85元的污水处理费,除去人工、药剂等费用共0.3元,还有0.55元盈余。如果运营方在前期建设中有投入,整体成本大概为0.5元,仍有0.35元盈余。

滨湖新区塘西河污水处理厂厂长王英也说,大部分污水处理厂采用氧化沟技术,需要通过处理污水养微生物,如果偷排很有可能造成微生物死亡,付出的代价更大。

去年以来,合肥市开始对入巢湖的8条河流实行“河长制”目标考核,更是堵住了不达标排放的路。然而,基层环保部门在监管方面仍然面临技术、人员等困难。

巢湖市环保局负责监察工作的赵新昌反映,环保部门的基层监管能力不足。他介绍说,巢湖市环保局只有15~16个人负责监察,可用车辆只有1辆,人员和配备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他的建议是在基层实行网格式管理,比如在每个乡镇设立一个监察点,由2~3个人负责。

夏晓武对此十分认同:“目前的环境监管只能到县级单位,还没有进入每个乡镇。计划生育、工商部门都有乡镇驻点,甚至能进入每个村。而合肥市环保局只有31个编制,人手不够时甚至要从企业借调。”

专业人员的缺乏也直接影响了环保部门的监管能力建设。以在线监测为例,合肥市所有的污水处理厂都安装了在线监测,但这对环保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不仅要懂环保,还要懂电气和仪表等。“现实是,一个电表都可能让环保工作人员眼花缭乱。”夏晓武说。

另一个问题是,基层环保部门对在线监测有些过度依赖。在线监测设备偶尔也会出故障,比如使用一段时间后,抽水口可能有污染物沉积,有时会造成瞬间的数据严重超标。

“目前,在线监测的整个流程都需要环保部门监管,从进水浓度到出水是否达标,环保局的总量处、信息中心、监察大队等多个部门都要对在线监测负责。”夏晓武认为,在线监测只是一种监管的辅助手段,环保部门应该做的是抓住出水口水质,这才是理想的监管模式。

污水处理厂自己找第三方进行在线监测也有弊端。张邦国认为,这很容易导致两方勾结,对排放数据造假。合理的模式应该是环保部门直接找第三方在线监测,把污水处理厂和监测方分开。

记者了解到,在约束污水处理厂排放行为方面,行政处罚是有效手段,但据记者了解,环保部门的处罚力度还不够。作为执法部门,地方环保局很难做到对违法情况的重罚。

“对事业单位性质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罚,相当于自己罚自己,都是纳税人的钱。对委托运营的小企业存在一罚就倒的情况。”张邦国建议,委托运营时尽量选择大企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