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外迁导致生活污水量大幅下降,雨污分流不彻底,使污水处理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各项指标浓度均偏低,达不到处理要求
●当地政府拿不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加上国家对藏区项目资金零配套的相关政策没有真正落实、企业贷款能力弱不愿意参与、污水处理收费困难等问题,一些项目迟迟不敢动工
编者按
之前的报道中,中国环境报记者对安徽合肥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了调研,其中建设工期滞后、运营监管不力等问题突出。本期,我们关注环境脆弱、经济欠发达地区污水处理厂设施建设和运营情况。除了建设资金不足和专业人才缺乏等共性问题,还存在不少地区特征性问题。
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迪庆州”)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腹心区,地理位置特殊,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地方经济欠发达,“三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资金以及人员配备等方面,已经面临诸多问题。
如何推进“三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保证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前不久,记者随2014年云南环保世纪行活动采访团进入迪庆州 进行了实地调查。
成熟工艺“水土不服”
配套管网建设和冬季运行是难关,高海拨地区污水处理工艺及运行效率需在实践中摸索
由于政府财力有限,2002年以前,迪庆州没有一座建成投运的污水处理厂。
对此,迪庆州所辖香格里拉县、德钦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以下简称“维西县”) 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建设投运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但在运营方面一直面临很多问题。
香格里拉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厂长杜建英介绍说,厂里一期项目建设于2002年,选择ICEAS(间歇式循环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工艺,设计规模5000m3/d,配套管网设计为雨污合流制。
然而,项目运行并不正常。据介绍,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城市地下管网配套不足,只有主管而没有支管,污水收集率低,污水处理效果不明显;二是因管网普及率低下,香格里拉县没有出台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无法落实运行费用;三是当地冬季气温低,活性淤泥培植困难。
对此,2003年,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两级政府提出必须尽快使污水处理厂发挥应有的环境效益。同时,作出了实行企业化运作的部署,并重点对这个厂实行供排水一体化、公司化管理。2003年12月31日,第一污水处理厂正式移交到香格里拉县供排水有限责任总公司。
移交后,供排水公司开始有针对性的解决第一污水处理厂的运营问题, 重点抓厂里的设备维护、支管建设、菌种培育、收费体制建立、人员技术培训等工作,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于高海拨地区污水处理经验。
杜建英说,经过1年的努力,香格里拉县第一污水处理厂于2004年5月恢复正常运行,处理后的污水各项指标达到一级B标准。随后,这个厂在已有一期5000m3/d处理规模的基础上,新增了5000m3/d处理规模二期项目。
二期工程的建设运营吸取了一期工程的教训。例如,配套管网建设与城市道路改扩建工程同步实施分年度进行,先后完成了3条次干道、两条城市主干道的截污管网改造,排水系统均实行雨污分流制。
配套管网项目实施后,城市污水收集率由“十一五”期间的50%提升到了目前的80%。针对当地冬季低温、进水低浓度的特性,经过国内外专家充分论证、识别和评估,选择了适合于高海拔、低温、低浊度的改良型CASS(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工艺,优化了工艺结构。
记者在现场看到,二期项目生产区主要污水处理设施被一个专门建设的全封闭保温棚保护起来。据了解,2008年6月二期工程竣工投入试生产,全厂完全实现自动化控制。在设置常规在线监测只指标的基础上,还根据云南省环保厅的要求,增设了COD、氨氮、流量计、PH等指标的在线监测。
随后,维西县污水处理厂也步入了稳定运行、达标排放行列。记者在维西县污水处理厂了解到,这个污水处理厂采用ICEAS工艺。2011年6月,开始投入试运行。
进水就能达到排放标准?
进水量和COD 浓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项目运行缺乏过硬人才支撑
记者从迪庆州住建局了解到,当前,迪庆州“三江”流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普遍存在3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是迪庆州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地质情况复杂等因素,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阻碍了工程的进度。
二是管网未完善,污水入网率在85%左右。各县老城区、城乡结合处排污尚未接入收集管网,污水直接排放。
三是污水浓度严重偏低。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各项指标浓度均偏低,达不到处理要求。主要原因是县城的供排水管网尚未改造,供水没有计量,长流水浪费十分严重,雨污混流导致污水浓度偏低。
在迪庆州3个县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中,最特殊的为德钦县污水处理厂。据了解,在污水处理厂建成前,德钦县县城常住人口近万人。然而,因生存环境、医疗等条件相对较差,尤其是汶川地震和舟曲泥石流这些重大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县城人口大量外迁。当地人介绍说,目前,县城人口只有5000人左右,还包括季节性的外来临时人口。每逢冬季假期,整个县城仿佛一座空城。
人口外迁导致德钦县城市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下降,加上雨污分流不彻底,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和COD浓度远达不到设计要求。有污水处理业内人士说,德钦县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有时就已达到排放标准,根本无法真正形成削减量。
记者在香格里拉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和维西县污水处理厂采访时,通过在线监测设备看到,两个厂进水COD浓度分别为225.6mg/L、164.7mg/L。
另外,迪庆州3个建成投运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运行经费严重短缺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据了解,污水处理厂90%的设备为水下设备,极易被污水腐蚀,设备故障率高,这决定对运营维护的高要求。然而,迪庆州3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人员没有一人是科班出身。就连在污水处理厂工作了10多年的杜建英都说,自己是在实践中摸爬滚打、自学成才的。
由于污水处理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日常的设备养护处于被动,出现设备故障要依靠设备供应商到现场维护,导致维修费用增高,故障修复时间拖长。
维西县污水处理厂副厂长李竹告诉记者,项目试运行之初,也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由于缺乏过硬的人才技术支撑,厂里连活性污泥都不会培养,曾派人专程从丽江污水处理厂运来污泥,结果还是失败了。最终,经过重新清理设备,反复钻研,才在活性污泥的培养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香格里拉县第一污水处理厂运行工王玉生告诉记者,厂里请专家培训讲解相关知识,开展定期维护后,情况有所改变。
收费补不上运营费用缺口
财政补贴来源无法保障,管网成明渠或暗沟,运营管理经费不足
近年来,迪庆州在推进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和运营管理中,资金不足一直是最大的难题。
杜建英告诉记者,香格里拉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建设初期,因资金困难,只建设了市政主干道18公里的管网,城郊及各小区的支管系统只有明渠或暗沟,而且大部分是居民筹资建设。
资金严重缺乏已经拖了后腿,而运营管理费用不足,更是雪上加霜。据了解,香格里拉县现行污水处理综合价格为0.99元/吨,污水运行成本为1.10元/吨。2013年,第一污水处理厂运行费开支465万元(包括人员工资、电费、化验药品及耗材、絮泥剂费、设备维修费、设备耗材、办公费等),收取的污水处理费350万元,运行经费缺口大。
李竹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维西县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为0.8元/吨。根据现有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费征收率在80%左右。从近3年的运行情况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费每年收入约80万元。
然而,仅厂里16名员工的工资就要支付50余万元,在线监测设备托管费也要9.5万元,支出最高时每年近160万元。入不敷出的现象非常突出,差额部分全靠维西县供排水公司补贴。
李竹说,政府补贴没有足够资金来源做保障,污水处理难以真正实现市场化运作。随着管网配套工程不断完善和污水收集量的加大,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还将进一步增加。
迪庆州发改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迪庆州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目前的资金缺口近1亿元。有的项目国家资金已经下达却无法实施,根本原因就是当地政府拿不出相应的配套资金。加上国家对藏区项目资金零配套的相关政策没有真正落实、企业贷款能力弱不愿意参与、污水处理收费困难等问题,一些项目缺乏资金保障迟迟不敢动工。
对此,财力严重不足的迪庆州政府也有心无力。蔡武成说,资金不足仍然是最大短板。现有40万人口的迪庆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全州地方财力仅占全部支出的12%,能够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十分有限,完全依靠国家及上级相关政策与专项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