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杭州萧山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四条“防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8-19  来源:山网-萧山日报   作者:史健岚 周梦兰  浏览次数:540

在杭州萧山区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近年来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地下水污染、河沟发黑发臭、水生生物大量消亡的现象屡见不鲜。没有像城市那样密集的管网,也没有像城市那样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农村的生活污水究竟何去何从?

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决策部署,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五水共治”的重中之重来抓。今年以来,萧山区积极响应省、市号召,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把这项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进一步优化农村整体环境,保障农民群众饮水用水安全,切实改善民生。

面对面广量大,治理条件复杂、基础薄弱等种种治理难题,今年,萧山区按照“亮点村示范带动、一般村稳步跟进”的原则,确立51个亮点村先行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确保启动一批、带动一方。

3月以来,各镇街和相关部门根据区委区政府的“五水共治”总体部署,组建班子,落实专人,明确任务,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力争取治理村早开工、早受益。截至8月18日,51个亮点村已100%完成设计,14个村进场施工。其中,河上镇治理村数4个,开工4个;楼塔镇治理村数4个,开工3个……累计完成接户管敷设5585米、化粪池改造1105个、村内支管敷设4038.6米、村内主管敷设7245.7米、清扫并安装771个检查井。

为确保高质量推进治理工作,萧山区从农户确认、专家审核、主材招标、全程管理四方面入手,构筑四道防线,严格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过程,以质量保数量,以实效换速度,为坚决打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质量支撑。

璇山下村,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山村,共居住着300多户人家,由于没有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农户家的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到田沟小溪,污染河道,影响村貌。随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的开工,不久的将来,璇山下村家家户户的厨房废水、厕所污水和洗涤废水,将通过污水管网送到生态处理池处理,再经人工湿地二次处理后排放。“经处理的水,浇花、灌溉都没问题。”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说。

璇山下村、众联村、凤坞村、三联村,被列入我区率先实施生活污水治理的51个亮点村,要求在年底前竣工。4个村的治理工程

总投资2200万元,受益农户2100多户,均采用了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模式。通过治理,农户家庭产生的厨房废水、厕所污水和洗涤废水“三水合一”,汇集到污水处理池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规定标准后统一排放。工程投入使用后,将彻底消除村庄生活污水随意直排倾倒的现象。

根据萧山区下发的《杭州市萧山区2014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2014年,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总计185个。其中,亮点村51个(含7个大江东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村),一般村134个。通过治理,

确保新增受益农户45184户,建制村和自然村覆盖率达到100%,每个治理村村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户受益率达80%以上。

河上镇4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面开工,也标志着今年萧山区51个生活污水治理亮点村,由规划设计阶段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在加快推进51个亮点村的基础上,萧山区也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一般村方案设计工作的通知》,要求10月底前,完成134个一般村开工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全面完成方案设计、审查工作,为下阶段的施工奠定基础。

防线一:首创受益农户施工方案确认书

日前,家住衙前镇凤凰村的村民应大伯在一份名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施工方案确认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听说村里要治理生活污水,我们担心施工会对生活造成不便。现在来看,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应大伯告诉记者。

原来,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我区首创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施工方案确认书。就接管、管网走向、施工草图等内容与农户提前进行沟通,明确在户主、镇、村、设计单位四方联合签字确认单户设计方案后,整村设计方案方可提交区级审查,从而实现了农户从“要我治污”到“我要治污”的观念转变。目前,全区共走访农户8万次以上,已有4万多农户填写了确认书。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惠民工程,农户自己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直接享受,全部由区、镇全额承担。据了解,今年,萧山区已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区政府2014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安排专项资金1.5亿元。同时,萧山区还出台了《萧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资金管理办法》,将原定治理费用区、镇、村4:4:2承担比例调整为区、镇6:4全额承担,进一步解决了村级无钱治污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基层治污的积极性。

防线二:因地制宜,科学设计“一村一审”

和城市污水治理不同,农村因其居民分布广而散,传统的集中收集纳管,最终由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的治水模式受限较多。因此,考虑到村庄定位、经济基础和其他情况,萧山区因地制宜确定了全区228个治理村不同治理模式。同时,从区水务集团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专家组,对各村设计方案进行“一村一审”,并多次优化,确保实施方案科学合理。

昨日一早,在楼塔镇大同一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场,七八个工人正在忙着用机械破路。不远处,一台挖掘机也正在紧张挥舞着铁臂,开挖出一个终端处理池基坑。“在大量勘探、充分考虑村庄实际的基础上,我们对大同一村、大同二村、大同三村、楼家塔村,因地制宜地选取了投入成本适中、处理效果达标、运营管理方便的不同类型的处理模式。”楼塔镇农业副镇长陈海江告诉记者。

据施工单位负责人介绍,基于大同一村、大同二村、大同三村和楼家塔村的各自整体情况,该镇主要采用无动力厌氧+人工湿地、微动力处理、截污纳管这几种类型。其中,对于常住户数在50户以下的村,主要采用无动力厌氧污水处理模式,即厌氧池+人工湿地模式。而户数在50户以上的村,主要采用微动力处理模式,即在前者模式的基础上加装动力,提高处理能力。针对楼家塔村,由于该村在集镇周边,比较靠近市政管网,则主要采用的是集污纳管类型。通过集污纳管,将污水全部运输到污水厂进行集中处理。

防线三:提高门槛,严把主材质量关

“治理农村生活污水,这是惠民利民的好事。但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花了这么多财力、精力的工程所选用的材料好不好,能不能派上用场。”陈海江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萧山区坚持执行“严入严出”选材标准。对直接关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效的大众管材、塑料检查井、玻璃钢化粪池、玻璃钢一体化设备等4种主材实行区级统一招投标,并提高区级招标准入门槛。如严格规定管材生产厂家注册资金必须在5000万元以上、年销售产值达到1亿元且具备5个系列产品的供应能力,直接排除大量规模小、不达标、产品单一的

生产厂家。6月底,萧山区完成4种主材招投标工作,中材、伟星等8家优质企业入围采购名单。

即便设计关口已如此“苛刻”,但是萧山区依然不敢掉以轻心,主材质量还需要经过四方签字做好供货检验和定期抽检监督出货质量这两道关。届时,区治污办将联合区市场监管局不定期对材料进行抽检,对连续两次抽检质量不合格的供应商,实行一票否决,终止其采购。

为了让整个招投标、施工用材进场等环节更加透明阳光,萧山区还专门出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细则》《萧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并在完善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落实了“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的监督机制。与此同时,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督查,效能监察,区住建局、市场监管局抽样检测,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村级全程跟踪督查等,形成全方位、多形式的质量监督体系。

昨日,在楼塔镇大同一村,一批新的管材刚刚到货。作为大同一村村民监理员,楼国义在现场全程查看了管材的质量及相关证明。“主材的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以前因为不参与监督,多多少少对材料质量抱有怀疑态度,现在,每个环节都亲眼看了之后,对整个材料的选取、工程的施工还是很满意的。”楼国义告诉记者。

防线四:创新监管方式,进度质量双管控

在监管过程中,萧山区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专门建立了农村生活污水数字化控制平台。依靠互联网及专用软件,在各镇街设置终端子系统,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细化到每个阶段、每户农户,并实时上传入户接管、关键节点、隐蔽工程等图文资料,以全程互动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动态化智慧管理,确保“入户接管”工程质量。截

至8月18日,已有河上镇4个村、楼塔镇3个村、新街街道1个村等21个村完成招投标工作,其中14个村已进场施工。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早开工、早投入、早得益的目标,各镇街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监管方式,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双管控。如河上镇专门成立了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抽调机关5名中层干部担任组员,其中一人负责牵头联络,其余4人分别联系一个村。组员们每天必须有一半以上工作时间驻村指导监督。在村级层面,由村主任负总责,另外每村再选聘2—4名懂管道技术、有群众基础的村民监督员,全天脱产参与工程监督管理。此外,河上镇通过倒排工作进度,将工作落实到“天”,责任落实到“人”,对未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计划进度的项目,由监理单位第一时间向建设单位发放一张“工程监理(咨询)工作联系单”。在这张联系单上,明确地写明了各个村的项目计划日均进度和实际日均进度,通过对比后,要求建设单位迅速增加专业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等,提高管理效率。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