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习近平:详解“新常态” 共筑亚太梦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1-11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535
核心提示: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系列会议之一,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今年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于11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主题为“亚太新愿景:创新、互联、融合、繁荣”。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改革事业推向深入,中国发展将给亚太和世界带来巨大机会和利益。中国愿意同本地区各国携手实现亚

演讲全文如下:

尊敬的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女士,

尊敬的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先生,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亚太工商界的朋友们!去年我们在巴厘岛相约北京,今天同大家重聚,我感到十分高兴。

按照中国的节气,两天前刚刚立冬。秋冬之交是一个多彩的季节,“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银杏的黄、枫叶的红,给北京这座古都增添了色彩。经过一年的辛勤耕耘,中国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一道期待在即将举行的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收获硕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亚太地区汇集了古老文明和新兴力量,创造了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这里的人民勤劳,这里的山河美丽,这里的发展动力强劲,这里的未来前景光明!

今天的亚太占世界人口的40%、经济总量的57%、贸易总量的48%,是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的重要引擎。

今天的亚太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资金、技术、信息、人员流动达到高水平。亚太大市场初具轮廓,各种区域合作机制蓬勃发展,新倡议、新设想不断涌现。

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能源革命蓄势待发。亚太经济体相互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

今天的亚太也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一些经济体的复苏仍然脆弱,亚太经济提高质量和效益任务艰巨,新旧增长点转换任务艰巨,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方向和重点不一,各种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纷纷涌现,导致一些方面面临选择的困惑。

亚太的未来正处在关键的路口,是继续引领世界创造美好未来,还是放慢脚步等待被别人超越;是深化一体化进程,还是陷入碎片化漩涡;是践行开放、包容理念,共同开创亚太世纪,还是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而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过去。

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洲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我们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开放都是亚太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既要深化对内开放,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并发,也要扩大对外开放,把成员多样化、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潜力和动力。既要把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新高度,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也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区域合作架构,让亚太的大门始终向全世界敞开。

我们要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我们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锐意改革,激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道路、新模式,不断寻求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我们要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亚太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更事关各方长远发展。我们要共同致力于构建覆盖太平洋两岸的亚太互联互通格局。通过硬件的互联互通拉近各经济体的距离,为联接亚太、通达世界铺设道路。通过软件的互联互通,加强政策、法律、规则的衔接和融合,携手打造便利高效的亚太供应链。通过人员往来的互联互通,促进人民友好往来,让信任和友谊生根发芽。

基于上述,中国将“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确立为今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并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作为重点议题。我坚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述问题上达成的广泛共识,将为亚太持久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去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我向朋友们介绍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继续深化改革的决心。一年过去了,我很高兴我当时的观点得到了印证。

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了7.4%,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当前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城镇就业持续增加,居民收入、企业效益、财政收入平稳增长。更重要的是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服务业增长势头显著,内需不断地扩大。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

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

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比如我们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60%以上。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我在去年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说过,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重大的改革举措。目前,这些改革正在逐项地落实,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将坚定不移把改革事业引向深入。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就是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我们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创新拓宽道路。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我们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创新型企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致力于建立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推动在今年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制定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中国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人民收入持续提高。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城镇和农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6.9%和9.7%。中国正在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总之,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经济同亚太和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中国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太和世界。中国将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愿意同所有邻国和睦相处。

据统计,从2005年到2014年上半年,吸收中国投资排名前10位的经济体中有6个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达1.25万亿美元。今后5年,中国进口商品累计将超过10万亿美元,出境旅游等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中国发展给亚太和世界带来的机会和利益是巨大的,带来的商机是持久和无限的。

随着综合国力上升,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特别是为促进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新倡议新设想。中国愿意同各国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为亚太互联互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在此,我高兴地向大家宣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创始成员国不久前在北京签署了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中国还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我们愿同大家一道努力,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及早投入运作,成为各方在互联互通、金融等领域开展合作的新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工商界是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亚太经济增长、引领世界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欢迎亚太工商界人士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共享中国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随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不断走向务实和深化,亚太经合组织的一些合作倡议正在开花结果,为本地区企业和公司带来很多实实在在的好处。希望大家积极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结合工商界实际需要,就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便利化、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亚太经合组织长远发展等重大问题建言献策。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展望未来,世界和亚太的发展繁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为复杂的风险挑战。亚太各方应该顺应时代大潮,携手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共襄区域合作盛举,共创亚太美好的未来!

最后,预祝这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以上为文字实录,根据人民网现场直播整理)


 

相关阅读:
 

解读:习近平详解“新常态”

精彩观点:

——身体已经进入21世纪而思维模式还停留在过去

—— 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

—— 朋友多了路才好走

—— 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

——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 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11月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演讲,受到全世界广泛关注。这份重要的演讲首次阐述亚太梦想,首次详细分析新常态以及新常态给中国带来的新机遇,演讲再次向全世界展现了一个开放、自信的中国,一个美丽、共赢的亚太。

一、首次阐述亚太梦想

与去年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首次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所作演讲不同,这次中国是东道主。东道主首先展现的是热情好客,是对亚太地区共同发展繁荣的美好愿望。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亚太梦想——“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

何为亚太梦想?

“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共同致力于亚太繁荣进步;就是继续引领世界发展大势,为人类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就是让经济更有活力、贸易更加自由、投资更加便利、道路更加畅顺,人与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让人民过上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要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更大的努力。”

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这是人类的梦想,是人类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实现梦想靠行动。“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亚太发展前景取决于今天的决断和行动。”

“朋友多了路才好走”这是习近平主席在去年和今年两次峰会演讲中都强调的一句话。“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表现了中国要广交朋友的诚意。

“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我们要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

“我们要不断发掘经济增长新动力”

“我们要精心勾画全方位互联互通蓝图”

……

这就是本次APEC的主题“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

二、首次详细阐述新常态

今年5月,“新常态”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的表述之中。当时,习近平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问计当前经济形势,又一次提到“新常态”:“要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天,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详细解释了中国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如何理解新常态?最关键是“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机遇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今非昔比。2013年一年中国经济的增量就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可以在全世界排到第17位。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的。

第二,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进一步回落,能不能爬坡过坎?风险确实有,但没有那么可怕。中国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正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有利于化解各种成长的烦恼。中国经济更多依赖国内消费需求拉动,避免依赖出口的外部风险。

第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前景更加稳定。今年前三个季度,中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

第四,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简言之,就是要放开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好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比如我们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三个季度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920万户,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了60%以上。

当然,新常态也伴随着新问题、新矛盾。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强调了我们对此的清醒认识。

能不能适应新常态?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制定了时间表、路线图,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

全面深化改革一年间,各方面的进展有目共睹。为此,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深入阐述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作用和路径,再次表达了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活力就是把该放的权放到位,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让企业家有用武之地。我们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为企业服务、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创新拓宽道路。如果说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我们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更多支持创新型企业,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尽快形成新增长点和驱动力。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致力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包括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致力于建立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推动在今年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制定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路线图;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中国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推动人民收入持续提高。今年前3个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1%,城镇和农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6.9%和9.7%。中国正在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总之,我们正在推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对社会生产力的解放,也是对社会活力的解放,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三、中国的机遇就是亚太及世界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的最后一个部分,阐述了中国经济与亚太和世界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习近平表示,“中国将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亚太和世界。中国将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外交政策,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愿意同所有邻国和睦相处。”

随着综合国力上升,中国有能力、有意愿向亚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特别是为促进区域合作深入发展提出新倡议新设想。中国愿意同各国一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更加深入参与区域合作进程,为亚太互联互通、发展繁荣作出新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宣布了几个好消息:一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经迈出实质性一步,创始成员国不久前在北京签署了政府间谅解备忘录。二是,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

展望未来,世界和亚太的发展繁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更为复杂的风险挑战。亚太各方应该顺应时代大潮,携手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共襄区域合作盛举,共创亚太美好的未来!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