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十三五”计划及相关法规的制定,我国将努力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等手段促进节能减排。“十二五”期间,由于政府关闭落后产能等行政措施的操作空间大大减小,从而使得地方在完成能源强度、碳强度目标方面,将目光转向的市场机制。由于市场机制更加具体化和更具有可监控性的特点,因此,推动节能环保市场化进程,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以目前的能源情况来看,中国需要寻找适合国情的能源消耗方式和生活方式来代替传统能源意义上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方面,地区间市场化的不同步,导致地区能源效率差异;另一方面,低能源成本使得企业可以通过增加能源投入来获得利润,从而抑制了企业通过研发和技术投资进行节能减排的动力。因此,提高能源价格成为了抑制高耗能产业、促进节能和降低能源强度的最有效手段。
除此,在工业结构一定的情况下,能源强度可以通过供给和需求两侧的节能来降低,在以政府为主导作用的市场机制下,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住房和公共交通能源效率纳入到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将是一个很有前景的领域。
另外,在能源消费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环境污染也可以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实现。从技术角度而言,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和开发清洁能源来解决问题应该没有太大难度,而如何进行成本替代则是主要问题所在之处,由于煤炭在传统能源的地位及基础设施,要想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
从这个角度看,能源价格是一个见效快,但社会经济影响大的节能工具。加快改进能源价格调整和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价格,改进能源价格调整,并实现上下游价格调整联动效果是市场化能源改革的必由之路。
除此之外,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力量促进能源效率提高和节能减排还包括,建立相应的融资机制,通过绿色贷款、采取特殊政策等手段,保证足够的节能减排技术和资金投入,从而达到整体提高能源效率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