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首个环保法庭的“环保司法”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12-25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558
核心提示:这是一个仅有4位在编法官的基层小法庭,却是响当当的全国首家环保法庭。从2007年成立至今,贵阳清镇市环保法庭践行着它的“环保司法”梦,在探索环境司法专门化道路上创下了多个全国首例。说起梦想,庭长罗光黔告诉记者:“尽管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希望我们这个小小的法庭能为全国环境司法探索经验,推动早日成立专门的环保法院。”

  从贵阳城区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记者来到了这个地处清镇市红枫湖风景区的生态保护法庭。法庭的白色小楼在红枫湖的环绕中显得格外动人。“现在的红枫湖是一潭清水,但在几年前,这个贵阳市民的大水缸却遭遇过水质污染、蓝藻横行的侵害,严重危及几百万市民的饮水安全。”罗光黔指着眼前的红枫湖向记者介绍。

  为了不让“水缸”变成“染缸”,2007年12月,刚成立一个月的清镇市环保法庭,便将“第一把火”烧向了红枫湖上游的排放元凶——贵州天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2007年12月27日,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代表受侵害民众,提起了公益诉讼。清镇环保法庭随即受理了此案,经过质证和几轮辩论,不足20天时间,顺利宣判。在后续执行过程中,天峰公司主动全面关停生产线,使红枫湖的污染源头彻底清除。随后,贵阳市政府也加大了对红枫湖的治理和监管力度。如今,红枫湖水质已达到国家饮用水水源标准。

  就这样,新生的环保法庭打响了成立后审理环保案件的第一枪,不仅得到了贵阳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还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作为当时这起环保案件的审判法官,罗光黔充满自豪。

  此后,这个专门受理环境保护案件的“特殊”法庭,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探索跨区域集中管辖、推行环保案件“三诉合一”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全国开展环境案件审判做出了探索,创下多个国内首例。

  2010年12月30日,贵阳一家造纸厂的老板因为偷排污水被告上法庭。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告状的居然是跟他扯不上任何关系、远在北京的中华环保联合会。这是我国第一起进入审判程序并且环保组织诉求得到法院支持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尽管司法大门已开启,但真正畅通法治渠道解决环境纠纷仍面临重重困难。“由于许多环境案件的受害方是老百姓,因受环境诉讼成本高、举证难等原因,很多污染受害人宁肯‘信访’而不‘信法’。有时我们的环保法官还要到现场,开展实地调查,协助受害人举证。山区条件恶劣,与排污企业斗智斗勇,有时候一个案件要来回跑好几趟。”罗光黔说。

  比如,许多排污企业夜间偷排,法庭工作人员不得不摸黑赶到排污现场,等自然光源足以支持录像后再拍照、取样,这些搜集来的排污证据,有力地保证了环境案件的顺利审理。

  2013年3月1日,为更好地服务于贵阳生态文明建设,清镇环境保护法庭正式更名为“生态保护法庭”,以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醒目的横幅悬挂在法庭的楼前。7年来,罗光黔和他的同事们也在边办案边钻研,不断加强对环境知识的研究。如今,他们每个人不仅是法庭法官,还都成了环境问题专家。

  “当初听说要来这里工作,待遇降低,又是郊区,还打过退堂鼓。现在,我真的挺喜欢这份工作。”罗光黔突然认真地对记者说,“我们自己也要喝干净的水、吃安全的食物、呼吸清洁的空气,维护生态环境健康关乎我们的家人和整个社会,我们在做一件有利于人民生命安全的大事。”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设立了百余个环境保护法庭、合议庭或者巡回法庭。今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也成立了专门的环境资源审判庭。

  “办案不是目的,通过司法手段,切实解决环境问题,实实在在为环境保护出力,才是环保法庭的意义所在。”罗光黔说。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