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时评 » 热点评论 » 正文

市场那么大 难找好项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6-30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徐卫星  浏览次数:904
核心提示:从桑德环境、万邦达、东江环保与清华系、九鼎投资等的资本合作,再到近日多家公司公告并购环保资产进军环保领域,PPP热潮吸引各类资本加速“拥抱”环保产业。

“PPP项目要求有30%的自有资金,同时,资金回收周期长。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作后盾。”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何愿平认为,环保企业融资是必由之路,否则未来将很难生存。

不过,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资本追逐PPP项目的意愿并不强烈。“市场很大,但欠缺好项目。”国投创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翟俊指出,目前很多已签约的PPP项目投资收益能否覆盖成本仍存在不确定性。以污水处理为例,提价有较大障碍,在一些欠发达地区,还存在财政支出能力偏弱的问题。

“PPP模式对公私部门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茂年表示,对政府而言,更重要的是要从原来重审批、轻监管的模式向审批和监管并重转变,并且关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而对企业来说,如今需要承担更大的项目风险,判断未来二三十年可能发生的变化以评估成本和收益。

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副秘书长、融资中心主任郑康彬则建议,政府部门需要在宏观规划管制能力、财政承受能力、监管能力和契约精神等方面进行提升。而对于私营部门,郑康彬强调需要把握两个核心,一是要投资可回收,即项目本身现金流足够覆盖成本,外加合理利润;二是风险可控,将潜在的风险分解、重新分配给更有能力承受的一方。

“目前,私营部门普遍存在一些顾虑:一方面PPP项目属于资本密集型,一般私营部门很难承接,相比之下更倾向于回报周期比较快的项目;另一方面,私营部门在运营管理上存在经验不足以及风险点上难以把握等情况。此外,私营部门与政府各部门交涉时客观上也难以取得真正的平等地位。”他坦言,目前很多PPP项目处于摸索、试错阶段,对于私营部门来说,时间和资金上的成本都难以承受。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