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新闻中心 » 时评 » 热点评论 » 正文

对话: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促进环保工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25  来源:中国环境:  作者:黄婷婷  浏览次数:1210

地方环保部门对生态文明及其对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表面化、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并非目前各地进行的环境保护工作就完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也绝不仅仅是生态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工作就是,以解决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下大力气进行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质量。

和谁对话?

石磊,山东省青岛市人,工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耶鲁大学访问学者。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三批重点教材编写课题组主要成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经济与政策评估。先后支持、承担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两部。

为什么对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在理论层面,我们初步理解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应该会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我们想知道,在实践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促进环境保护工作?地方环保部门应该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关键思路 存在表面化、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

记者:对于地方环保部门来说,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把生态文明说得太虚,任何环保工作都提生态文明;一种是把生态文明说得太实,完全等同于生态建设。您是否有这样的感触?这样做的问题各是什么?

石磊:据我的调查和了解,的确在一些地方存在着上述两种情况。究其原因,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对于生态文明及其对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性,在认识和理解方面存在表面化、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然而有些地方却肤浅、片面地认为目前进行的环境保护工作就是生态文明,其实不然。生态文明是对以往文明的反思和扬弃,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同样也有一个对既往环境保护理念、方向和措施扬弃的过程。要破除环境保护从属于经济发展的陈旧思想,树立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新理念;要摒弃被动应对、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道路,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要丰富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手段体系,形成全社会关注、重视、参与的环境保护新局面。

当前,有的地方对于环境保护工作仍然秉持着从属于经济发展、就环保论环保的思想,具体工作中也仅仅是被动防治,甚至是先污染后治理。如果仅以这样的思路和措施就当成是生态文明建设,那显然是背离了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以此作为生态文明,只会使环境保护工作偏离主题,与国家和社会发展相脱节,难以实现基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生态建设是不是生态文明?当然是,但又绝不仅仅是。当前,不少地方以生态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县(县级市)、生态乡(镇)、优美乡(镇)、生态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抓手,认为这就是全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简单化、片面化的理解。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其内涵丰富,建设工作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的培养、生态产业文明的培育、生态制度文明的构建以及生态行为文明的引导等方面,是包括生态伦理、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管理等领域的更高层次文明形态。落实到环保工作,则涵盖了以提升环境质量、解决影响居民健康的环境问题为核心的环境制度的健全、环境监察的强化、环境宣教的提升,以及环境科技的研发等方面内容。现有的生态创建工作,从其考核目标而言,对于环境制度的建立与落实(例如环评制度)、重点环境问题的解决(PM2.5、重金属污染、土壤污染)等方面涉及较少。由此,如果单纯地把生态行政区创建作为全部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无疑是有所疏漏的,短板效应在所难免,甚至会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

点击二:

焦点关注 基层环保工作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思路解决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下大力气进行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质量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不能简单理解和推进。那么,究竟应该在什么层面上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与环保工作在哪一层面上是直接相关、可以统一的?

石磊: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内涵、目标以及重点领域,指明了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在环境保护领域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就需要探索适应新时期发展特征的新的环保道路,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制度体系,这些都需要顶层设计。

对于基层环保而言,我觉得落实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直接工作就是,以解决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下大力气进行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居民对于良好环境质量的诉求日益提高,而从某种程度上讲,当前的环境保护工作距离广大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期望尚有不少差距。PM2.5、重金属污染等环境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问题,天蓝、地绿、水净、景美已成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升环境质量,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是民生所系,是环保工作应有之义。

而民生问题的解决重心在基层。作为基层环保部门,处于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能否有效解决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已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这就需要基层环保部门以此为主线,将各项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合力。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体系,确保监测的数据更贴近百姓的感受、更直接地反映环境状况,从而给百姓以更有效的健康指导。

其次,要进一步落实规章、强化监管,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提高环境准入条件,加大环境监管的力度,从而提高环境执法的威慑力。

再次,突出环境宣教作用,针对不同人群特征,通过报刊、电视、网络、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形式,大力普及环境保护知识,从而提升公众的环境意识,促使公众行为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变,促进社会环保风气的形成。

同时,积极推进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广泛参与环保活动,形成全社会联动的环保工作氛围。具体而言,要推进政府环保信息公开,完善环境信访工作;实施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和评级制度,定时向社会发布企业环境信息。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地区广阔,各地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基本状况差异显著,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各地方环保部门应充分考虑差异性,因地制宜,找到当地影响居民健康的典型环境问题,探索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切记“一刀切”的做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点击三:

焦点关注  生态文明建设是否应该进行顶层设计

关键思路当务之急是完善顶层设计,这将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记者:一些地方看到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提法,觉得境界打开,于是马上开始部署任务,其实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设计。在实践中,是否应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政策?

石磊:的确,目前很多地方都在积极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但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体路线图以及重点领域等关键问题尚不清晰,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的福祉,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道路,其涉及领域广、覆盖范围大,因此需要通盘考虑、系统谋划、顶层设计。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完善顶层设计,这将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应包括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图的设计、区划体系的完善、制度体系的健全和评估体系的强化等方面。

首先,应加快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有效地划分生态文明建设的阶段,明确具体的时间节点和重要标志,在以建设美丽中国大目标下细分各阶段的具体目标,识别建设的重点领域,提出较为详细的时间表,明晰相关部门职责,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和发展路径。

其次,要设计完善区划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尽快确立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战略地位和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出台基于环境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功能区划。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脆弱区,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调整经济、产业、城市等发展规划,使之与主体功能区域相适应。完善区划的配套政策。

再次,设计完善制度保障体系,构建适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制度体系。依照生态文明和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修订相应的环境法规,强化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建立系统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综合利用价格、财政、金融、信贷、税收等经济手段,完善资源型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提高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的收费标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同时,设计强化生态文明考评机制,建立动态、合理、便于操作的生态文明考评指标体系,完善考评机制,建立多元考核主体模式。坚持两个结合,即政府考核、公众考核以及专家考核相结合,自上而下考核和自下而上考核相结合,形成政府主导、公众广泛参与的考评机制。健全奖惩机制,将考评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

当然,在进行顶层设计时,也应充分吸收地方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考虑地方的差异性,抓大放小,做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力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点击四:

焦点关注  其他部门在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思路详细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责任,明确合理界定部门间环保职能,完善部门间交流沟通机制

记者: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环保工作的着力点已经找到了,关键在于实践。环境保护不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很多部门都应该发挥作用。各部门究竟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进行协调?

石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促进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关系的构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内涵丰富,既涵盖生产、生活、消费等各环节,又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领域。作为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政治责任,是每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每位公民的应尽义务,需要集政府各部门、全社会各方力量,方能建成美丽中国。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环保部门无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诚如以上所讲的,生态文明内容丰富。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4方面。根据这4项主要任务的具体要求,结合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不难看出其涉及的主要部门涵盖了环保、发改、国土、建设、农业、水利、林业、科技、财政、税收、海洋、气象等各部门,这进一步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因此,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单单依靠环保部门一家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宏伟目标的。

各部门之间如何能高效地分工协作,避免九龙治水、政出多门的弊端,建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在横向各部门间,按照坚持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和权力与责任对等的要求,详细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责任,进而明确合理界定部门间环保职能,理顺职责关系,避免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环保部门理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倡导者、引领者和践行者的重要作用。

其次,完善部门间交流沟通机制,采用定期与不定期交流的形式,彼此通报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展、协调重要事项的落实与推进。同时,建议在国务院决策层面,为了保证生态文明决策的权威性和统一性,建立隶属于国务院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其职责为研究、审定、组织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组织协调、检查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对话人:石磊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