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官网上公开了全市100条市民身边小河的水质数据。这100条小河是应市民申请,从大家关注的身边近千条小河中,经专家论证遴选,在专业技术人员与市民共同参与下监测的,监测结果显示其中黑臭占24%。昨天,上海市环保局公布了其中23条黑臭河道的“药方”,连同它们的“病因”、“主治医生姓名”、“承诺治愈时间”等一同晒出来,接受公众监督。另一条黑臭河道也承诺本月完成情况排摸,将尽早制定出整治方案。
目标
洁水行动计划将出台
据悉,这是上海市首次大规模系统性排摸小河道水质并对外公布,同时对黑臭河道实施“一河一策”,明确消除黑臭的治理责任单位、责任人、任务和时限,工作进展接受公众监督,显示上海市对于河道整治及水环境治理的高度重视。日前,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2017年底前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2020年力争消除劣V类水体,这是国家战略,更是上海市治水目标。
环境就是民生,碧水清波也是群众幸福。事实上,市委书记韩正早在今年1月25日的上海两会上就宣布,中小河道治理是上海第六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上海“三水行动”计划已正式出炉,《上海市清洁水行动计划》也即将于今年10月公布。此次公布的百条中小河道是申城千万条河流的缩影,而对24条黑臭河道的对症下药限时治愈,则是开学伊始的摸底考试,新一轮水环境治理的号角已经吹响。
摸底
小河重度污染超六成
摸清底数才能理出治水路数。据悉,目前全市范围内共建有43个水质监测站,659个监测断面,基本覆盖了全市的地表水体,但往年重心在水源地和主河道上,中小河流治理现状的情况并不乐观。2014年上海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III类的占24.7%,IV类和V类占26%,劣V类占49.3%。
“虽然身居水乡,但是老百姓生活用水已经不再依赖身边的小河,对那些水网水系等‘毛细血管’般的小河关注度越来越边缘化了,记忆中的水码头、河埠头渐渐远离我们。由于缺乏关注,区域经济建设又忽略了环境保护,管理还不到位,水质渐差,黑臭渐增,直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市环科院水环境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付融冰所长这样解释。
此次的100条小河水质监测状况显示,优良占10%、轻度污染占9%、中度污染占16%,重度污染占65%。其中黑臭河道有24条,浦东7条,青浦5条,金山4条,奉贤、闵行、宝山各2条,嘉定、杨浦各1条。
那么,黑臭河道是如何界定的呢?上海市环保局水处负责人郑恺告诉记者,目前通用的标准是水体中溶解氧浓度小于2mg/l,即归为黑臭河道。因为溶解氧量下降,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易于恶化。
病因
畜禽养殖等造成污染
研究这次公布的24条黑臭小河,发现主要成因源自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市政放江和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等五大污染类别。其中以畜禽养殖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占到一半,三成是由生活污水和市政放江造成的,两成是由工业污染所致。
金山区欢兴村的村民们告诉记者:“下横泾河的黑臭是被养猪场污染的。”市环境监察总队综合执法科吴晗笑副科长分析:“航头镇卢沟浜的黑臭是被小企业偷排污染的。”
黑臭小河各有成因,治疗要对症下药。市环保局对每条河道提出了因地制宜、一河一策的具体要求,治理责任落实到区镇,区镇将对每条黑臭河道制定“量身定制”的治理方案,并进行整治。
开方
对症下药综合治理
目前,这24条黑臭河道中,除了闵行华漕镇的姚墩港目前仍在情况排摸之外,其余23条均已由镇及水务部门完成整治方案,大部分工程将在2016年底前完成。浦东川沙新镇的庄家沟等部分河道已完成治理,接受市民检验。
市环保局有关人士表示,将对全市中小河道治理综合施策——
中心城区的中小河道已基本截除污染源,现在需要通过生态治理等手段进一步改善水质;
郊区县中小河道的改善重在截除污染源,从源头上治理;
解决市政放江问题,重在理顺管网解决污水出路,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工业企业污染防治,重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和环境执法;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在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16年底前上海市要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的关闭或搬迁,并关闭调整所有不规范中小养殖场(户)。2020年底前上海市将完成规模化养殖场的调整和污染减排设施建设。
市环境监测中心在全市已建43个水质自动监测站,659个监测断面的基础上,正在研究以“大数据”、“云服务”等新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在全面感知水环境与水处理过程的状态下,实现“水环境数据监测”、“动态监督与预警”、“水质数据对比与统计分析”、“水环境治理效能评估”等各项关键功能。
(原标题:“毛细血管”清淤还碧水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