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环境经济账须计算污染带来的健康代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9-11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郄建荣  浏览次数:505

从去年11月的“APEC蓝”到不久前的“阅兵蓝”,为重大活动所开启的蓝天护卫行动是否给我国不断下行的经济造成新压力?特别是随着新环保法以及大气、水以及土壤污染整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到底该如何评价? 对此,环保部及有关专家通过大量调研,给出了他们的判断和认识。

9月9日,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及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等专家向媒体通报其调研结果。专家们认为,环境保护在短期和小范围内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损害以及环境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不可小觑。

专家们提出,由PM2.5污染可导致敏感人群过早死亡损失和罹患各种疾病问题必须引起面对。

对经济负面影响属短期和小范围

通过大量调研,专家们发现,影响经济下行的因素有多种,环境确实是一个原因,“近年来,全国部分地区的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中国将加大环境污染和生态治理力度。”在专家们看来,治理环境污染肯定会对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是,从影响经济下行的原因看,不论中长期还是短期,资源环境只是因素之一,并不构成主要因素。在专家们看来,当前影响经济下行主要还是在于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偏冷趋紧、企业检修、工业品价格下降等市场因素影响。

对于影响的主要表现,专家们表示,淘汰落后产能带来GDP减少。据宏观测算研究,“十一五”期间,我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淘汰落后产能,累计减少了GDP1869亿元,占同期GDP比例为0.12%,影响较小。刚实施不久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淘汰落后产能共造成GDP减少约1148亿元,占同期GDP比例为0.03%,其中炼钢行业减少812亿元,总体影响较小。

“尽管宏观测算的结果反映出部分环境保护措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整体来看只是在短期内对火电、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两高一资”行业产生了遏制作用,而对现代服务业、环保产业、设备制造业等新型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明显优化了产业结构。”对于这样的结论,专家们也给出了调研实例。

据专家们介绍,近两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持续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2014年APEC会议期间,唐山市对全市242家企业实施停、限产措施,估计损失近100亿元。其损失在唐山市的经济总量中占比非常小。

在调研的这些重污染城市后,专家们认为,环境保护在短期和小范围内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PM2.5污染可导致敏感人群过早死亡

通过调研,专家们表示,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贡献和优化作用,加强环境保护可以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环境保护,催生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重要的还有,加强环境保护,可以减少污染造成的健康和经济损失。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形势严峻,由于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加环保部调研的专家引用有关研究数据说,我国每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当年GDP的6%左右;同时由于城市室外PM2.5污染可导致敏感人群过早死亡损失和罹患各种疾病。

专家们认为,通过环境保护,不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有助于减少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增加绿色GDP,本身也是对经济的贡献。另外,部分低端污染产业对经济和税收贡献有限,但修复其造成的水体污染、土壤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往往需要数十倍资金。

专家们说,加大环境治理、维护生态系统、减少污染排放本身就是为实现经济绿色增长做出贡献。

环境欠账不能计入对经济负面影响

环境经济账该怎么算?从河北省大气污染治理主要措施来看,钢铁、水泥、电力、玻璃四大行业综合整治共投入50亿元,扬尘、采石场、储煤厂综合整治共投入80余亿元。企业是大气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河北省的这些行业企业长期超标排污、违法运营,近两年的集中投入是将环境代价计入生产成本的本位回归,属于补还历史欠账。

同样,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环保投入达400多亿元。据专家们介绍,淄博市的这些投入本身也是历史欠账,是企业达标排放应该投入的。

专家们认为,这种还历史欠账的问题,实际上是企业开展污染治理确保达标排放应尽的法律义务。

显然,由历史欠账所带来的经济负增长不能计入环境保护对经济的影响。

专家们建议,越是经济增速下行,越不能放松环保工作,要增强“绿色定力”,坚定不移将环境保护置于优先地位。

专家们特别提出,要以环保法规和标准为重要抓手,严格执法,铁腕治污,建立公平市场竞争环境,避免环保违法企业“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环保部提出,要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在线监测、网格化执法等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相关的财政、税收方面的激励政策,采用按日计罚、停产限产、查封扣押、移送司法机关、行政拘留以及追究刑事责任等铁腕治污手段,对大中小企业一律公平对待,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提高企业治污的积极性。

同时,还要严格环保标准的执行。专家们提出,在经济新常态下,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的难度和长期性,加强环保政策和标准制定的科学性,适度加严,在可行性基础上有序推进。

在出台新排放标准的同时,加强技术指导,配套相对先进、可靠、工程造价合理、运行成本更低的治理技术,让企业在开展污染治理,实施污染治理工程时,减少投资风险,降低运行成本,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的影响。另外,国家应加强政策和标准制定的顶层设计,尽量避免由于地区间的差异造成的企业竞争力差异。

为最大程度减小环境保护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专家们建议,依法落实环保税收优惠政策,对生产和使用先进环保设备的企业实施减免税、低息贷款、折旧优惠等鼓励政策,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发展的大型环保设备,必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免征关税等。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