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政策 » 政策风向 » 正文

环境监测欲引民资 告别政府垄断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11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蒋梦惟  浏览次数:1701
核心提示:环保市场的大门正逐步向社会资本敞开,环境监测这个以前很少被社会资本触碰的领域,也将告别政府“垄断”状态。

昨日,环保部印发了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5年年会上的特别演讲全文,而这也被看做是五中全会部署环保工作后,环保部对相关制度改革的明确表态。陈吉宁明确,我国要健全环境保护的市场体系,引入第三方治理环境污染,向社会开放部分环境监测项目。

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环保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板块。近年来,中央对环保领域的管理观念从“谁污染、谁治理”到“谁污染、谁付费”,被业内称为是治理模式的一大进步,更被看做是环保企业面临的一次重大机遇。

无论在治污的专业性上,还是监管的可控性上,引入市场机制、推动第三方治理都是大势所趋。今年初,国务院《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排污者付费、市场化运作、政府引导推动的原则,社会资本进入污染治理市场的活力将被进一步激发。

“然而,在需求更为普遍的环境监测领域,我国与西方国家不同,主要还是由政府担任服务方,而国外即使是一些政府需要的数据也会委托第三方监测企业提供服务。”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而我国目前主要开放给社会资本的仍仅以企业向政府提交监测数据、报告类的服务为主。

多家环保企业相关负责人都感叹,直到现在,由于需求单一、项目操作空间有限,市场中做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仍然少之又少,这个行业始终难上轨道。马军介绍,目前,我国只有个别城市开始尝试在重要数据监测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是会在当地环保部门内部或下属单位安排相关部门进行这项工作,监测的质量、效率、稳定性很难被公正的监督,监测过程中如果存在问题更难以被问责。

不过,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政府环境管理模式的改变,环境监测市场也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今年,我国接连发布了《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等政策,为环境监测服务向市场开放铺路。专家预计,环境监测市场在自动监测、第三方运维和智慧环保领域将出现快速增长。

马军表示,具体来说,包括环境质量、空气质量、水质、污染源排放等监测领域,市场上的企业都已经具备了提供服务的能力,也基本可以达到政府对于数据精准度等技术要求,我国可逐步尝试在进行这些类别的监测时引入社会资本,外包给第三方,环保这项产业才真正能被称做一门“大生意”。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