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地下式污水厂项目在中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例如上海、广州、昆明、合肥和青岛等城市,已经有超过50多个地下污水厂投入运行或者正在施工中。这跟中国中产阶级的日益增长不无关系,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深化要求可用土地和水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
为什么要往地下走?
对于建造一个污水厂,选址向来是个难题。除了传统污水厂巨大的占地面积之外,地方法规一般要求污水厂有半径超过300米的卫生防护距离。即使有这么大的缓冲区,因为传统污水厂的恶臭和丑陋外形等影响,污水厂附近的地价往往受到牵连而遭到严重贬值。为了在不受大众欢迎的传统污水处理模式、紧缺的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三者间找到平衡,“地下污水厂”成为了最近行内探讨的焦点,并且被认为是目前合适的权宜之计。他们的理由是?至少它在地上的部分是“环境友好”的。
眼不见不等于不存在
但是,大家目前热议的所谓的“地下式污水厂”有许多你可能还没意识到的问题:
首先,它并没有改变污水处理工艺本身,污泥的产量、处理的效率、除臭和其他细节跟传统的地上建造的污水厂还是一样的。
第二,地下式污水厂的投资成本要远远高于传统的污水厂——据我的经验估算,投资额大概要高出一倍。除了需要更多和更高要求的土建、设备和人工之外,能耗也会更高。这笔账如此一算,貌似跟支持地下污水厂的教授、专家和企业所定义的环境友好型解决方案相去甚远。
第三,地下式污水厂的设计和运行时非常复杂的。例如,通风系统需要特别设计以防止臭气和化学品泄漏等潜在危险。我的一位新来同事毕业于著名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环境系,他曾代表概念污水厂采访过荷兰鹿特丹世界著名的Dokhaven地下污水厂。他跟该厂所属水委会的资深研究员Stefan Geilvoet有过不少接触。根据Geilvoet先生的介绍,该厂去年就曾因尾气处理系统的一个氢氧化钠投药泵过热导致了一起火灾事故,严重影响了运行,他说若这是地上污水厂,同类事故造成的影响将微乎其微,而且在清理工作期间,尾气也只能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不是让污水处理厂变成污染排放厂了吗?
最后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地下式污水厂的升级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城市化的速度之快在全球都是史无前例的。地下式污水厂不具备提标改造的灵活性。放眼全球,地下式污水厂的理念源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有若干实践案例,包括上述的鹿特丹Dokhaven污水厂,但都是各种非常特殊的特定因素下的历史产物,但至今也没有成为主流应用。也许北欧是一个例外——那里有不少地下污水厂的实践,但那也是因为其极度严寒的天气造成的,而且那里的地质使得建造地下污水厂变得经济可行。行内可能会问新加坡和日本的案例又如何?我反问,那里的土地紧缺度跟中国是一个级别的吗?
地下式污水厂在中国的突然增长需要专家和法规制定者更加谨慎认真地分析实际情况。它可能只是短期的权宜之计,但长远而言它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实际上,除了把污水厂埋在地下让人视而不见之外,我们相信要真正地解决问题,必须改变传统污水厂本身。
深圳富士康污水厂
在深圳富士康厂区的一座污水厂采用了匈牙利奥尼卡公司设计的污水回用方案,为土地紧缺的厂区创造了绿色新空间。奥尼卡为面临快速城市化的城市带来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它让污水厂留在了地上,但你可能会对它“视而不见”,因为你以为它就是一个温室植物园。这大大减少了污水厂的实际占地面积,更重要的是,它消除了人们对污水厂的心理畏惧造成的巨大的心理占地面积,大大节约了土建成本和提升了附近的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