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动态 » 市场资讯 » 市场分析 » 正文

4000亿:海绵城市”引爆水务投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1-23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马维辉  浏览次数:788

11月19日下午,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W101会议室里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人,来晚了的只能坐在过道或者站在门口,这里正在举行2015第十届中国(国际)水务高峰论坛“水务产业发展与海绵城市建设”分论坛。

“没想到报告厅太小,或者说大家对海绵城市的求知欲望远远超过组织者的预期。”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王忠静调侃说,他昨天刚刚与一些瑞典学者交流过,连对方都知道中国正在做海绵城市。

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资源能源所副所长王家卓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按照国家海绵城市的建设规划,从2015年到2020年,全国658个城市的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都要实现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样的话一年就需要4000多亿元的投资,这或许恰恰就是大家为何如此关注海绵城市的原因。

企业跑马圈地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透水砖,他们的产品曾经被奥运水立方工程、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广场和科技部办公区广场等采用,技术总监孙青亮受主办方邀请在分论坛上演讲,介绍公司的“城市排水防涝与雨洪资源化利用解决方案”。

“我们有自己的技术、产品和成套解决方案,可以完成从规划到设计再到建设的全过程,小工程直接做,大工程招投标。”孙青亮表示,国家刚刚公布了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对于这些试点城市,住建部是“一年一检”,验收不达标的话第二年就会取消试点城市资格,所以地方政府要找他们帮忙,因为验收需要他们的方案、规划、设计和产品做支撑。

目前,孙青亮的团队已经完成了在重庆、贵阳、厦门、南宁4个城市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还有镇江、嘉兴等地的工程正在进行当中。

大公司放眼全国,小公司则立足本地。上海鼓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支持经理章立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上海崇明县7000多条河流河道护坡的项目。

“我们有独家的SER土壤生态固化技术,可以完成河道护坡、海绵生态道路、屋顶绿化等建设。”章立说,他们与上海各区县水务局都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在松江、桃浦、临港等几个地区都有海绵城市的建设项目。

在他看来,河道工程虽然利润不高,但相比其他政府工程有一个好处,就是资金可以得到保证,因为地方政府有河道维护费的专项收入。上海市的河流很多,仅崇明县就有17278条,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地方政府踊跃

倒退两年,王忠静的团队曾经在2013年做过一项调研,他们调查了200个城市的政府,其中只有17%知道海绵城市这件事。

“地方政府的认识问题曾经是推广海绵城市的最大难点,现在已经消除了。”王忠静说。

11月19日,在与水务高峰论坛同期举行的2015中国水博览会上,主办方设置了700平米的“海绵城市及水生态建设展区”,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宁波市原水研究院理事长姚杰告诉记者,由于浙江省的试点城市在嘉兴,宁波虽然没能入选试点城市,但也开展了许多尝试工作,例如:在东部新城打造生态走廊,综合了地形、水文和植被等特点,构建了一条长约3.3公里的“水体过滤器”;在江北慈城新区建设中引用了澳大利亚水敏感城市的设计理念;当地还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的近、中、远期工作目标,至2020年,要建立起海绵城市标准、制度和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全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能将70%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的目标。

王忠静表示,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的市长培训班上,他发现很多地方政府领导对海绵城市建设都非常踊跃、积极,但大家并不知道该怎么做、做成什么样子。

王家卓参与了住建部的海绵城市评审工作,同时还兼任南宁海绵城市建设总顾问,编写过全国第一本《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在他看来,过去很多城市的领导不知道什么是海绵城市,现在虽然清楚一些了,但也仅仅停留在 “渗、滞、蓄、净、用、排”6字经上,真正做的时候还是不懂。

正因为如此,他经常被各地组织的培训班请去讲课,甚至“每星期都有人请”。住建部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决定从现在起到2016年初,组织5期海绵城市的技术培训,专门针对专业技术人员。

此外,王家卓透露,住建部还在进行“10+1”的标准规范修订,修订与海绵城市有关的10个规范,新编制一个《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中央力推

早在2012年8月,由于“7˙21”大雨事件,住建部委托王家卓起草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并于2013年3月发布。其中第七条提出了“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这便是海绵城市理念的雏形。事实上,海绵城市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提法,类似的理念,在美国叫低影响开发(LID),在澳大利亚叫水敏感城市(WSUD),在德国则叫雨水收集。

2014年10月22日,住建部印发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通知》,其中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一词。今年9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大力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镇化质量。

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是: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王家卓参与了《指导意见》的制定,在给国务院提供的起草说明中,他强调,海绵城市不光是搞点蓄水池,而是一个“城市发展方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当前实现健康城镇化,以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重要抓手。

《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王家卓表示,这说明海绵城市是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举措。

10月23日,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公布了2015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仅仅16个城市,总投资额就高达856亿元。

关于这856亿元的用法,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中央财政会给予试点城市专项资金补助,一共3年。其中省会城市6亿元/年,大中型城市5亿元/年,其他城市4亿元/年,具体到每平方公里的建设投资强度大概在1亿-2亿元左右。

王忠静也表示,一般国家每投入1分钱,可以达到撬动8块钱的效果,再加上各种产业链的延伸,最终海绵城市引发的产业规模可以达到几万亿甚至更多。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